如前文所述,过于严格的假设条件使得CAPM在现实中受到很大限制,一些学者系统性地指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诸多不足。罗斯(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no arbitrage asset pricing),与基于均衡条件的CAPM不同,APT以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为理论基础。
斯蒂芬·罗斯在《经济理论杂志》上发表的经典论文“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用套利概念定义均衡,不需要市场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设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模型表明,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套利定价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替代理论。虽然被称作套利定价模型,但适用于所有资产的估值模型,其理论基础是“一项资产的价格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分别乘上其对资产价格影响的贝塔系数,加总后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www.xing528.com)
虽然APT理论在形式上很完美,但是由于它没有给出具体驱动资产价格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数量众多、只能凭投资者经验自行判断选择,且每项因素都要计算相应的贝塔值,CAPM模型只需计算一个贝塔值,所以在对资产价格估值的实际应用时,CAPM比APT使用得更广泛。
APT认为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n种,当两个资产的收益率受到某些因素共同影响时,它们之间的收益就存在相关性。该模型认为资产的期望收益率由一些共同因素决定,不同的资产对不同因子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资产期望受益率的差异。如果出现价格失衡,投资者就会通过套利行为使市场恢复均衡。但是对于这些因素到底是哪些,到底有几个,APT理论并未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