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其注重的是参与对象个体化的感受和体验,是参与对象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学校开展戏剧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发展、茁壮成长,可以让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体验情感、完善人格。本次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一)教育设计
1.设计说明
本次戏剧活动的内容是从沪教版中学语文高级课本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合欢树》衍生而来。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我不拘泥于语文文本解读,更不以语文知识学习为目标。活动借助文本内容组成活动框架,利用文本情境确定活动情感基调,运用各种戏剧手段作为课堂组织。我希望这种形式既能加深同学的感性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同学的文本解读能力;更能引导同学跳出文本,关注现实人生,从而更好地体验亲情、思考生活、珍惜当下。
2.学情分析
参与活动的同学涉及六年级至高三,年龄跨度非常大。之所以进行这类戏剧样式尝试,是与我们对视障儿童戏剧活动的定位相关联的。我们开展戏剧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不是才艺培养。我们把戏剧教育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视障儿童全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作为促进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我们力求借助戏剧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对视障儿童在自我建立方面,如个性气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产生有效促进作用;对视障儿童社会性发展,如语言交流能力、创造力、同情心、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起到提升作用。
我们知道,大多数视障儿童都有过坎坷的经历,都承受过内在的伤痛。选择这样的主题,还出于为他们进行心理疗伤的目的,希望他们在完成心理建设的同时,更好地悦纳自己、关注家人、珍爱亲情。
从文本学习角度而言,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即通过这次戏剧活动,为没有学习过课文的学生作好学习储备;对已经学过该文的学生起到加深理解、升华情感的作用。
在日常的戏剧活动中,视障儿童通过不断练习,已初步掌握了常见的戏剧手段及应用技巧,这为本课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之前进行过内容为“边缘人”“挨骂的学生”和“视力变差的人”三个过程剧的尝试,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因而,尽管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更多的付出——过程剧的每个活动都是一次性和不可复制的(对同一群体而言),同时充满了随机性和不可掌控性。我们仍愿意继续开展尝试,并且希望我们的尝试能具有探索价值和示范意义。
(二)教育实践
1.主要环节
2.教育片段
①片段一:游戏活动热身
师:同学们,语言和行动是戏剧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下面,我们先从这两方面做一些练习。
生:好。
师:有请×同学,带领我们一起做一下拍手操。
生:好。我们做8个八拍。同学们准备,和我一起开始:上下左右,前后拍拍……
(完成拍手练习。)
师:有没有觉得全身发热?
生:有。
师:好,身体活动开了,我们再一起动动嘴,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一起配合完成一句话——“我是盲校人,我爱盲校”,要求每人说一个字,依次传递,但是说到“盲”字的同学,不许发出声音,要用拍手来代替。听明白规则了吗?
生:听明白了。
(开始游戏,错误的同学被淘汰,一直到最后只剩3人,游戏结束。)
师:竞争非常激烈啊。
(生意犹未尽。)
师:我们再来完成一个进化游戏,好不好?
生(雀跃):好!
……
解读:这一环节起到暖场和铺垫的作用,所设计的3个游戏,既有不同的侧重,在难度上又层层递进。游戏耗时不长,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忘记课堂外的纷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同时,这些活动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打开身心,为后续环节中身体和情感的尽情展现奠定了基础。
②片段二:了解人物生活
……
师:同学们,请按顺序从1~4报数。
生:1
生:2
生:3
生:4
……
师:数字为1的同学集中在舞台的前面,数字为2的同学集中在舞台的后面,数字为3的同学在上场口集中,数字为4的同学在下场口集中。
(生互相召唤,迅速到指定区域集中。)
师:可是,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在外地工作的二十岁的儿子,由于突发高烧而瘫痪了。
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低谷。儿子在绝望中难以自拔,变得悲观厌世,喜怒无常。母亲心疼儿子的处境,渴望儿子的病能好起来;她忙着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忙着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忙着给儿子找工作;想方设法鼓励儿子重新振作起来……可母亲做的这一切,儿子却毫不领情。
(生没有预料到情节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情感上受到了冲击,一下子从之前的欢快中沉静下来。)
师(明确要求):请各组分别定格母亲的4个生活瞬间:(1)带儿子在医院求医问药;(2)推着儿子四处寻找工作;(3)和儿子在院子里面对邻居和亲朋好友;(4)为儿子借来很多资料,儿子却冷眼以对。
(生讨论,尝试,不断争执……)
师:最后2分钟时间,我说“停”的时候,请所有组都完成定格。
(生迅速确定方案,边尝试边修正,逐渐成形。)
师:停。
(生定格。)
师:我会走到每一组面前,了解你们所处的情形,并会用手拍不同同学的肩上,被拍到的角色请说出人物当时的语言。
(师走动,用拍肩的方式激活人物。)
生1(第一组,扮演母亲):医生,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生2(第一组,扮演医生):唉,这病太严重了,我真的无能为力啊。
……
生3(第二组,扮演母亲):求求你,收下我的儿子吧,他能做很多事情的。
生4(第二组,扮演领导):怎么是个残疾人!不要!
……
生5(第三组,扮演母亲):我儿子啊,现在是有些困难,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生6(第三组,扮演儿子):让我进屋去——
……
生7(第四组,扮演母亲):孩子,咱再学些别的。你这么聪明,学什么都不是问题的……(www.xing528.com)
生8(第四组,扮演儿子):你出去!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学什么我都是个废人!
解读:文本中的人物一下子走进了现实,成为你、我和身边的他,这对同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老师营造的场景中,学生努力去想象、感受人物的处境和心情,并通过自己的肢体和语言再现出来。这样一个内化和外现的过程,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对于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感受,这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且,在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家通过争执、碰撞、沟通、妥协,最终达成共识,这样的场景其实是学生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缩影,从中得到的收获不仅能作用于课堂,更能作用于学生的人生。
③片段三:体验人物内心
师:时光推移,儿子仍然绝望、暴躁,喜怒无常。
而母亲依然奔波忙碌。她先是忙着给儿子到处找方子看病;经历无数次绝望之后,又忙着为儿子寻找新的寄托,寻找新的希望。她在儿子面前,总是表现得若无其事,充满希望。但在这背后,却是她掩藏着的深深的痛——对于将来,她有太多的担忧:担忧儿子想不开,担忧儿子放弃,担忧儿子的未来,担忧年幼的女儿……更可怕的是,长期的劳累,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肝病,肝病的疼痛让她彻夜难眠。
来自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心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
(生沉浸其间。)
师:请各组分别把这“噩梦”表演出来,演出时长在2分钟左右。
(生互相召唤,迅速到各自区域集中。)
师:给大家10分钟时间排演。
(生热烈讨论,各组都渐渐形成以1~2人为主负责设计安排、别的同学进行补充的局面。剧本大致明确后,每组开始加上表演元素……)
师:还有最后1分钟。
(生进行最后修改、调整。)
师:时间到。
(生仍意犹未尽。)
师:接下来请每一组进行汇报演出,以组号为先后顺序进行表演。不表演的同学坐到老师身边,我们一起作为观众,欣赏演出。
(生根据要求行动,不演出的同学仍在偷偷讨论……师沉默,始终不发出“开始演出”的指令……学生渐渐安静。)
师:还有人没有准备好。演出的同学请稍微等一下,等观众都作好准备了,再开始表演。
(学生终于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准备观看演出。)
师:开始……
组1表演:(生1扮演母亲,上)母亲做着家务,时不时停下来,担心地朝儿子房间望去……突然,母亲按住肚子,脸色痛苦,站立不住,她瘫倒在沙发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母亲颤抖着手,偷偷地拿出药,一口气吃下。脸色慢慢转为平静,并昏昏睡去……
(生2、生3扮演黑白无常,上)黑白无常走到母亲面前,欲拖起母亲走。
母亲:(醒,惊恐)你们是谁?你们要干什么?
黑白无常:你的时间到了,快跟我们走。
母亲:(惊恐)不,不,你们是谁?我不走,我还要陪我儿子。
黑白无常: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母亲:(哭)不,不,求求你。我儿子——(黑白无常硬拖着母亲走,母亲挣扎,朝儿子方向伸出手)我不能死,我要照顾儿子(嚎啕大哭)。求求你们,求求你们,儿子不能离开我,我不能死……
(生4扮演儿子,上)儿子无助地从轮椅上摔下,在地上爬行。
黑白无常狰狞地笑,拖母亲……母亲着急,挣扎……
黑白无常消失,儿子消失……
母亲梦醒。连忙悄悄地跑到儿子门前听听动静,然后,心安地回到沙发前坐下。看着药瓶,哭泣,定格——(“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学生相互间的点评及后三组表演略。)
解读:通过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们已对人物原型有了深入的了解。因而本环节的设置就可以更上一层,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又让他们在体验中触摸人物生活,感受人物的内心压力——痛苦和挣扎,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体验“牺牲与爱”的伟大。
戏剧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开放的,意在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出自我意识,感受到自我价值;同时还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内在纪律的存在,从而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学会关注与尊重他人。因此,在别的组进行演出过程中,面对作为“观众”的学生依然兴奋的情形,老师及时喊停,中断教学的进行,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观众的关注营造了很好的剧场氛围,让“台上”的同学更投入更享受,从而更好地达成了本环节的目标。
④片段四:宣泄人物情感
师:史铁生的母亲猝然离开了人世。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没有看到史铁生的成功,没有等到付出的心血获得回报的那一天。而史铁生甚至没有来得及和母亲告别,没有来得及和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
在怀念母亲的日子里,史铁生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定格他的一个状态。
(生定格。)
现在,各位都是史铁生,请把对母亲未说的话大声地喊出来。
生1:(哭)妈妈,我爱你……
生2:(哭)妈妈,我错了!
生3:(哭)妈妈,我一定会好好活着,不让你失望。
生4:(哭)妈妈,对不起!
生5:(哭)妈妈,我懂了,可是太晚了!
生6:(哭)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生7:(哭)妈妈,你回来!
生8:(哭)我爱你,妈妈!
生9:(哭)妈妈,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可是……
生10:妈妈,原谅你的儿子吧。现在他长大了,他成功了。
生11:(哭)妈妈,你看看我吧!我做到了!
生12:(哭)妈妈,我现在才懂,我的不幸在你那里是加倍的——妈妈,我爱你!
……
解读:在这个环节,学生的情绪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他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对史铁生的爱,以及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负疚、告慰等复杂的情感。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开始对照自己的生活,移情到自己的人生中。也就是说,在别人的戏里,诉说的是学生自己的故事,抒发出的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面上看,他们是代替史铁生发声。然而在这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接纳和爱。这就是戏剧的魅力所在,体验是真实的,感受是自发的,因而最终得到的就是深刻的、永恒的。
(三)教育反思
本节课集中运用了多种戏剧手段,采用了多种戏剧形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调动学生的文学与生活储备,让他们在身心自由、愉悦的状态下自主地去演绎、去体验、去感悟。从课堂进程来看,应该说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活动展示是在上午进行的,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有学生神秘兮兮地非把我拉到剧社排练厅。我一推门,发现上课的学生齐齐地分成两排站立——他们是在用“走红毯”的最高规格来欢迎我。
他们中多数人的眼睛还是红红的。剧社社长高数“一、二、三”,大家齐齐地对我鞠躬,并高喊:“凃老师,谢谢您!”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戏剧作用于人的价值,感受到了学生从心底里迸发出的强大与可贵的力量。
戏剧教育是我坚持了十几年的尝试。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价值,体会到了她的力量。我充分发挥戏剧的体验性特点,通过营造各种情境、呈现各种场景、展现各种情感来开展活动,这对于视障儿童发展身心、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今后,我愿意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的生命提供一些有益的营养,助他们茁壮成长,助他们扬帆远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