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克拉申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英语口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记忆材料,小学生学习与记忆英语口语多靠机械模仿,反复跟读,这样记忆效果差,导致记忆过程缺乏兴趣,影响记忆的积极性。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的记忆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呢?
一、在趣味情境中学口语
小学生的注意和记忆指向往往受兴趣影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在趣味学习与训练中增强记忆力。首先要增强口语趣味性,尽量设计有趣的呈现情境,激发学生急于学习、模仿的积极性,然后范读,引导学生仿读、跟读,使学生在想学、爱学的心理状态下学口语。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说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根据Jack和golden goose之间的故事,设计了一段对话,用来讲清当时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心想法。如果只简单地让学生跟着读,那么他们肯定会兴趣索然。于是,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以他们的角度去设想当时人物的想法,只要符合故事的逻辑性即可。学生的兴趣就被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www.xing528.com)
二、在多感官刺激中呈现英语口语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就越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形式教授英语口语,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收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信号。在这种氛围下听说,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口语“I have got...”时,教师可以边放录音边举实物,引导学生听读“I have got a pen/book/ruler.”等,然后再播放录音、再举实物,用同样表情让学生听后跟读,最后关掉录音,又举实物,让学生操练句型,增强记忆。操练是巩固英语口语的重要形式,多形式的操练意在避免反复操练时的机械单调与枯燥,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当课堂上教会学生掌握一种口语句型时,充分运用学生已学过的词汇进行反复操练,即进行“替换式”口语操练,让学生两两对话、组组对话,也可让学生按行、按组轮流进行对话,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巩固了旧知,学生也乐于主动地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