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的。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态度
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提问时如果既能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礼节的气氛,又能说话举止得体,那就更好了。教师应使学生从提问的方式中便知道他所期望的是合理的答案。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不要强迫他回答。要知道学生已经忘记的知识,就是敦促他冥思苦想,也是枉费工夫。
(二)提问的时间和时机
在整个班级参加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考虑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便使每个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都只有一两秒,学生还未想好,教师就重复问题或者重新组织问题,或者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这种做法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低落。
(三)激发学习兴趣,注意趣味性
使学生注意教师提问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问一些真正有趣味、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诱导答案的问题,能泄露答案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字的那类问题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本身便索然无味,绝对不要运用这类问题。(www.xing528.com)
课堂提问应尽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的状态。比如,学习“Do you like pears?”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What kind of fruit do you like most?What do your parents usually like to eat?Why do you like to eat these fruits?”之后,教师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水果的名称以及其功效,让学生对水果有直观的认识。待学生辨别完多媒体呈现的水果之后,教师又问他们:“Which one of these fruits is best for your body?Do you think it right for your parents to let you eat more fruit?”这些问题皆是学生可以从教材中寻找出答案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且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极有帮助。
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高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此才能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增加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四)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量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分层提问”,更不能根据学生性格、思维等特点进行提问。提问的对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或者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往往是举手也不提问,不举手更不提问,这些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缘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多种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断地、科学地、艺术地对待“提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