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高效减少无效劳动

如何高效减少无效劳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班同学共找出100多项无效劳动,大家把它分为两类。学生们分析了这些无效劳动的害处,订出了减少无效劳动的措施。增大劳动量,减少无效劳动,这都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增大分子值的问题。改进工作也要有个高效率,要在时间支配计划里,计算出还能节约的时间,把浪费的原因找到,尽量减少无效劳动。

如何高效减少无效劳动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无效劳动。我曾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无效劳动。全班同学共找出100多项无效劳动,大家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显而易见的,如被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所左右的灰心、忧虑、嫉妒、骄傲、背各种思想包袱等。另一类是不明显的,如抄别人的作业,已经会了的题还反复做。这实际是把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手虽然很忙,对脑来讲,并无成效。违背学习规律,教材还没弄通,就去抠偏、难、怪的题,也属于无效劳动。学生们分析了这些无效劳动的害处,订出了减少无效劳动的措施。

增大劳动量,减少无效劳动,这都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增大分子值的问题。分子固定时,如何缩小分母呢?我们做了三件事。

(一)尽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产生兴趣。有兴趣的事,做起来就快。例如写一篇文章,既可以拖上半年,也可以一小时内完成。十年浩劫,学生写了十年批判稿,到头来,不仅不会写作,连讲道理的批判稿也不会写。有兴趣的文章,如《春雨过后》《蜻蜓》《友谊》《关怀》《启蒙者》《有心人》等作文题目学生就愿写,我便尽量让学生写这些源于生活、源自内心的文章。这样,大家写起来,积极性高,有的一小时便写2000多字。

(二)用意志约束注意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事,做起来注意力集中,效率高,但没兴趣的事,做起来效率就低吗?也不一定。我启发学生回忆,大家都怕期中期末考试,对考试基本没兴趣吧!但你算算考试前的学习效率,是高还是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把考试当成了一种责任,有的把它当成一种压力,这种责任和压力,增强了你的意志。这意志强迫你放下诸如打球、看电影之类的事,而去准备你不感兴趣的事——考试。可见,平时只要注意培养责任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对那些没兴趣的事,注意力也能集中,效率也能高。

(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造成一种竞赛的气氛。这样做能使学生对没有直接兴趣的事,产生间接兴趣。

竞赛中强调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以便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比如,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写字速度是30字/分钟,默写35字/分钟,作文17字/分钟,做一道几何证明题10分钟等等。那么,在给自己明确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时,能不能把时间规定得少于这个平均数?我告诉学生,据科学家测定,效率最高之时,就是规定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将要到来之时。这样学生都愿把完成作业的时间规定得少一点,以督促自己尽快完成。

另外,我们也经常组织全班竞赛,竞赛常常使人丢掉犹豫,忘记自卑,与溜号绝缘。经常搞小型竞赛,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注意力的主人,享受到胜利的欢乐。150字的《卖炭翁》,大家比一比,6分钟能不能默写完,结果最快的仅用了4分钟。代数第二册(1980年版)应用题共42道,看谁先列完方程,结果最先列完的仅用了1小时零5分钟。班级经常搞这种竞赛,即使全班最慢的同学,他的效率也是自己平时的数倍,后进学生也能享受到胜利的欢乐。不仅学习比,体、音、美活动也比,到社会上做好事,也常这样比。有一次,星期天,全班同学到县图书馆劳动,干部指出上次劳动说话的人多,效率不高,影响人家看书。下次劳动我便提出,明天劳动,从开始到结束,每人只给说5句话的定量,比比看谁还有剩余。结果除了分配任务的班长外,大家都有剩余。

33年前,即1982年,广西《中学文科教学参考》第8期,开辟了介绍我的教育改革的专栏,刊登了我写的文章,研究人员写的文章和我的两名学生写的文章,其中刘诗奎同学写的《魏书生老师培养我们的效率感》,写出了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文章写道:

魏老师很重视我们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时刻教育我们养成高速度、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教育同学做任何工作都要具有高度的效率感。

首先,魏老师给我们讲解提高学习效率的意义。他把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抄在黑板上让大家思考:“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其次,他还经常向我们讲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第一,要有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在学习之前,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要用多长时间,都计划好。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只要我们计划周密,然后按计划执行,就会节约大量时间。(www.xing528.com)

第二,高效运用。达尔文说过:“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魏老师常教育我们做事要有个雷厉风行的作风,要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不能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在既定时间内工作不完,就不停下休息。还要合理地支配时间,先做大事,后做小事;用大段时间处理较复杂的事情,用小段时间处理容易完成的工作。

第三,精确计算。计算所用的时间时,要认真计算有效劳动、无效劳动、学习效率,并计算其中是否有浪费的时间,是否能再节约一些时间。

第四,迅速改进。改进工作也要有个高效率,要在时间支配计划里,计算出还能节约的时间,把浪费的原因找到,尽量减少无效劳动。

方法虽然宝贵,可是我们有的同学还是不注意学习效率。魏老师发现后,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道题:

某人要烙三张饼,一锅可烙两张,两分钟烙熟一面,问需多长时间烙完。不少同学脱口而出:“8分钟。”可是魏老师却回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算式:甲正面、乙正面+甲反面、丙正面+乙反面、丙反面;2分钟+2分钟+2分钟=6分钟。

接着,他又说:比如两人各挖一个坑,甲挖一锹歇几分钟,再挖一锹再歇一会儿;而乙则一口气干完,你说谁累?当然是拖拖拉拉的甲。现在外国公司连职员走路的步距、速度都做了规定了,不达到标准就要受罚。这不正说明计划支配时间、高效运用时间的重要性吗?捷克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时间应分配得精细,使每年、每月、每日和每小时都有它特殊的任务。印度科学家雷曼也说过: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能重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不要小看这点滴时间,只要坚持不懈,就会集腋成裘,事半功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坚持一生精确计算时间的支配和工作效率,一年一大结,一月一中结,一天一小结。正是由于他如此注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才为自然科学做出巨大贡献。无数事实都已证明,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将对人的一生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因为它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魏老师的这番话,真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全班同学都注意效率感了。就拿我来说吧,每一学期开始,都计划出这学期重点抓的科目,学完每科的大约时间,复习所用时间;每月一日,都计划出这个月的学习任务量,上半月学什么,学多少,下半月学哪科,学习速度;每天早晨起来,都规划出当天的任务,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要尽力完成的。一拿起课本,就习惯地估计这段时间可以读多少页。每天晚上,我都在日记里总结时间有效利用率。计算的项目有学习量、效率、有效劳动时间、无效劳动时间、最佳效率时间、最低效率时间及原因和改进方法。正因为有了效率感,我的学习效率才大大提高。每分钟能看1000字左右,每小时能写一千二三百字的文章。两年半的时间共写了800多篇计30多万字的日记,120多篇计10万字左右的文章,共阅读近200本各种书籍

还记得魏老师主持过一次以“什么是无效劳动”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举出很多无效劳动的实例。如心胸狭窄、计较小事、胡思乱想、见异思迁、当日事不当日毕、贪多求快、不注重身体、实行疲劳战术等等。从这以后,同学们支配时间更精打细算,学习效率更高了。

直到现在,我们这些早已初中毕业离开魏老师的学生,还保留着魏老师指导我们养成的高效的学习习惯。时间越长,学习任务越重,我们就越发感到这种习惯的宝贵。

29年以前,刘诗奎同学分配到省统计局工作,实践中,他愈发感觉到增强效率感的重要。

现代社会,信息量大,有效无效,因人而异;工作节奏快,在校内便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适应需要,最大限度地做实事,做有效的、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