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读人物传记,我也爱读,语文课上,我经常给学生讲短篇、中篇、长篇人物传记的读法。现在我们全班同学,每人书桌里都放着一本人物传记,如《周恩来传》《巴金传》《彭德怀自述》《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传》等等。
上届学生毕业前,我讲的最后两篇传记是《陈独秀的最后五年》和《贫困中的马克思》。前一篇使学生理解一个人如果背离了党的宗旨,背离了高远的人生目标。他的精神上的痛苦是深刻的、永恒的。后一篇则使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创始人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的,他们个人无任何私利可图。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事迹,我从第一届学生就开始讲,讲了一年又一年,讲了一届又一届,在许多学生的心中,海伦·凯勒成为楷模。报道塔哈·侯赛因事迹的文章,也鼓舞着我们班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他自幼双目失明,但经过努力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埃及的教育部长。
几届学生毕业前的那个学期,我都确定星期五那节语文课是文学欣赏课。1988年5月,学生毕业前,有一次我外出开会前跟同学们说:“老师自明天起又要外出开几天会。”很多同学喊起来:“老师晚走一天吧!晚走一天吧!”“为什么?”“明天是星期五。”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星期五怎么了?”“星期五有文学欣赏课。”原来如此,我分析教材的语文课少上许多学生不着急,少上一节文学欣赏课,而且是临近毕业前夕,学生却着急了,可见学生们对文学欣赏课喜欢的程度。(www.xing528.com)
1981年学生毕业前夕,我给学生讲陈祖芬写的报告文学《当代青年》。写的是上海知青王毅杰,为伸张正义受伤住院后。用两个半月时间学完所剩两年多的大学课程,考上了研究生,又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硕士研究生课程,考上了留美博士生的事迹。王毅杰的事迹感人,陈祖芬的文章更生动、更感人。这样的报告文学,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自信心。那一年写优秀知识分子栾茀的报告文学《追求》我是含着眼泪读,学生也是含着眼泪听的。知识分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深深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几年以后学生给我来信,还清楚地记得那篇《追求》。
这以后,历届学生毕业前,我都选一些好的报告文学介绍给学生,以引导学生更多地想到人民,想到国家。从高远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升学,看待前途和理想。
课上,我们也选贾平凹、路遥、柯云路、梁晓声、张洁等当代作家们的文章来学习、讨论、欣赏,以使学生感觉到文学作品离他们的生活很近。
学这些文章增强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给学生们以鼓舞激励,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