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追求平静,人也追求波澜。人们看惯了湖面的平静,便想去看看大海的波澜。怒涛翻滚的大海喧闹了几天后,人们又盼着它能平静下来。
生活也是这样,每天有波谷,也有波峰,每周有高效日也有常效日。每月呢?每学期呢?也应从平静中涌出波澜,使每个星期都涌出不同内容的教育波澜。
我和学生商定,确立每学期中的几个星期围绕一个重点问题,掀起波澜。
有的叫“高效学习周”,有的叫“控制闲话周”,有的叫“发扬特长周”,有的叫“增强注意力周”。
还有“发现新我周”“增强信心周”“助人为乐周”“开拓胸怀周”……
“治病救人周”主要以自己给自己治病为主,每位同学找出自己心灵中的一种主要病症,然后写出症状、发病时间、治疗方法和疗程。
以我自己为例,10年前的那个“治病救人周”,我找出自己的主要病是拖拉。我这样描绘发病时的症状。
三岔路口,一个人走过来,踱过去,徘徊,观望,选择,犹豫,当终于选定其中一条路时,青春已经逝去。
一件事已经做完,面对明天,将要去做些什么新事呢?想着拖着已经到了明天的下午。
反正业余学习没有人逼迫就往后排,排到天黑了,夜深了,胡乱看一点就入睡了。
做正事,写东西,总盼望有个无干扰的环境,稍有干扰心便乱起来,钻不进去,而没有干扰的时间在一天当中又极少,于是分分秒秒就在这盼望中流过……(www.xing528.com)
怎样治这种病呢?我当时想的办法是,马上就做,不停地做。尽管没有现在想的治疗方法多,但是集中时间治“犹豫症”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同学生们谈了自己集中一周时间治病的体会,激发了学生参加“治病救人周”活动的兴趣,纷纷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诊治。
大多数同学都找到了自己主要的病症,并且找到了较科学的治疗方法,本来要求写500字的病历,张斌同学写了1000多字,连不爱动笔的刘志军也写了1400多字。学生们都能够把找出自己的病症作为分析能力强的表现来看待。
其中一份病例这样写道:
在我心灵深处,主要有两种病:①小马蹄坑病;②懒病。
1.小马蹄坑病。发病时间: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喜欢“咬尖”,长大以后,逐渐变为小马蹄坑病。以前,为针鼻大的一点小事,好和同学计较。现在,经过班级治小马蹄坑的班会,在学校有了点进步,但在家里还不行,经常为小事跟弟弟吵架,一句话也不让。妈妈说我,我总感到委屈难受,在一边生闷气,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气氛紧张,还耽误了大量时间。治疗方法:要“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在家里也一样,争取一星期内见效。
2.懒病。懒病从小学就开始有,到现在一直没有彻底好。发病症状是:拖拖拉拉,早晨不愿起床,明知有大量实事要做,总是想到学校再做吧,到校又想中午再做,中午不愿干又推到下午,下午自习课不愿做事只愿摆弄东西玩,不知不觉快到放学时间了,只好推到放学后。放学后因为事情堆得多了,就更不愿做了,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先看完电视再说。第二天,这样的懒病又重复一次,欠债更多。治疗方法:先干自己爱拖拉的事。当自己犯病时,要有恒心,有毅力,一狠心开始做实事了,心情就会好一些,养成习惯,懒病就会治好。我要在两周内治好这个懒病,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严格要求自己按计划去做。
这是后进同学写的一份病历。使人欣慰的是,他能够真心实意地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弱点,敢于正视这些弱点。人都有这种体会:自己的弱点,别人给指出来,常常感觉不愉快。有的还有逆反心理,硬是不肯承认。自己公开披露弱点,不仅有一种胸怀开阔的自豪感,还常常产生一种强者才有的自信心,容易把弱点压到一个无法躲藏的角落。
全班同学都这样谈论,都这样围剿自己的心理病症,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心理攻势,会形成一个较强大的心理场。再连续进攻一周时间,容易收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学习生活中经常掀起这样的教育波澜,学生感觉兴奋、新鲜,增强了自我教育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