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科学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有研究者对历史上科学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国家分布及其对应时期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从总体上讲,世界文化中心与世界科学中心在同一国家几乎是伴生的,即同时出现或前后相随,孤立出现的科学中心或文化中心则较少,且其兴隆期不超过30年”[31]。但如果要弄清科学与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甚至哪些文化特质有利于科学发展,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讨,也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文化因素虽然重要,但绝不可能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随着对文化发展之于科学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对于加强文化建设以促进科学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诚然,“文化是培育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文化从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影响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32]但这更多地是从文化对于科学发展的制约作用这一角度描述的。前述无论是中国文化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体现的也都是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但科学发展并不只是被动接受文化的影响,其本身亦具有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吕乃基分别以科学和文化为基点,探讨了科学对文化的诱导效应以及文化对科学的制约效应、引导效应和中性效应。[33]林坚、马建波也指出了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所具有的破坏断裂效应、诱导重建效应和平衡融合效应。[34]
科学发展不仅受制于文化,对文化亦有促进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如此。究其原因,科技改变生活,而文化又总是和一定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因此科技的变化会对文化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呼吁建立创新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创新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个文化创新的过程。科学发展并非仅仅依赖于这一过程,自身也可为这一过程贡献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当然也包括华人精英科学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推动文化创新,反哺科学发展,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科学家们除了通过做出科学发现来影响文化发展,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在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如美国顶尖大学的首位华裔校长田长霖,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冲破了美国社会笼罩在亚裔头顶的“玻璃天花板”。他不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任内努力推动平权政策,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而卓越的校园文化。辞职后还曾出任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亚洲基金会主席等重要职务,积极为美国社会的华裔群体发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35]既从事科学研究,又积极推动文化建设,这或许正是时代赋予科学家们的新使命,其中可能也孕育着“人文科学家”的崭新形象。
【注释】
[1][美]默顿.科学社会学(下)[W].鲁旭东,林聚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20.
[2][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W].康新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
[3]梁漱溟.中国文化问题略谈[W]//梁漱溟.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13.
[4]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W]//刘钝,王扬宗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84.
[5]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N].光明日报,2012-5-14-5.
[6]杨振宁.中国文化与近代科学[J].民主与科学,2006(1).
[7]金吾伦.道家文化与当代科技发展[J].哲学研究,1998(增刊).
[8]王蒲生.儒家阻碍了科技发展?[J].百科知识,2005(6).
[9]林语堂.吾国与吾民[W].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1.
[10]林语堂.吾国与吾民[W].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7-128.
[11]梁漱溟.中国文化问题[W]//梁漱溟.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7.
[12]马勇军,张笑梅.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教育的互动研究[W].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4-70.
[13]黄鹤升.欧洲华人家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EB/OL].[2015-03-12].http://www.huanghesheng.org/wenzhang/15-2013-11-12-16-31-45.html.
[14]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
[15]同上。
[16]刘华杰.谈文化传统对科学的影响——简评席泽宗院士的一个观点[EB/OL].[1999-12-07][2015-03-12].http://shc2000.sjtu.edu.cn/030104/tanwen.htm.(www.xing528.com)
[17]张莉.华人数学家陈省身与丘成桐比较谈[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8]陈一鸣,彭立.美国华裔院士谈成功之道:融合、创新[N].人民日报,2011-02-14.
[19]洪蔚.专访美国工程院院士吴建福:大学者有所为,有所不为[N].科学时报,2011-01-27.
[20]钮海燕.96《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何大一[J].国际人才交流,1997(3).
[21]洪蔚.专访美国工程院院士吴建福:大学者有所为,有所不为[N].科学时报,2011-01-27.
[22]陈一鸣,彭立.美国华裔院士谈成功之道:融合、创新[N].人民日报,2011-02-14.
[23]丘成桐.中国与印度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W]//丘成桐等编.数学与人文(第一辑):数学与人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
[24]丘成桐主编.数学与生活[W].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9.
[25]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面临的挑战[W]//丘成桐等编.数学与人文(第九辑):回望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
[26]谢天长录.专访刘太平院士[J].数学传播(中国台湾),2000,24(3).
[27]黄泽林.丘成桐传——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W].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73.
[28]陈一鸣,彭立.美国华裔院士谈成功之道:融合、创新[N].人民日报,2011-02-14.
[29]陈一鸣,彭立.美国华裔院士谈成功之道:融合、创新[N].人民日报,2011-02-14.
[30]叶秀山.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J].哲学研究,1994(4).
[31]冯烨,梁立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32]王学健.中国科协学术沙龙:中国科技专家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基础[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北京,2007-07-13.
[33]吕乃基.科学对文化的破坏效应和诱导效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2);吕乃基.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与引导[J].江苏社会科学,1995(3).
[34]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
[35]张克荣.田长霖:做事要极端,做人要中庸[J].新闻周刊,2002(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