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学科训练对华人精英科学家形成专业眼光的影响

跨学科训练对华人精英科学家形成专业眼光的影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学科的训练应该是有助于形成精准专业眼光的一项要素。[68]进入20世纪,科学逐渐发展为一门多层次的、综合的整体。各门学科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外延,相关学科开始在中间地带相遇,它们相互交迭、融合、补充,学科之间的空隙被大量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所填补。由跨学科的背景引出新课题,最终取得突出成绩的现象在科学家中并不鲜见。

跨学科训练对华人精英科学家形成专业眼光的影响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备受同行关注,固然与研究成果的质量高有关,同时也与他们能够敏锐地触及科技发展的脉动,领先一步,率先把握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吴建福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就提到“要有能力在别人之前找到新兴领域并做出主要工作,这种能力不同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65]。王中林直言他的文章引用次数增长快的秘诀就是“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他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几乎每隔两年就有重要发现,1999年发现纳米秤,2001年发现纳米带,2003年发现纳米环,2005发现纳米螺旋,2006发明纳米发电机。这些在2000年时还是“冷门”,而现在已成为纳米材料研发的热点之一。[66]丘成桐更是认为“会主动寻找问题的人”才是“第一流人物”。[67]这些科学家中的第一流人物无疑都是捕捉前沿问题的高手中的高手了。那么,他们的这种能力是如何炼成的呢?

在已有研究中,跟随名师学习的优势之一被认为是能够把握到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因为名师的研究方向通常就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但仔细分析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们的相关资料,会发现“通往罗马的路”不仅仅这一条。跨学科的训练应该是有助于形成精准专业眼光的一项要素。以生物学家李文雄为例,大学读土木,硕士班攻地球物理,博士班辅修应用数学,在求学期间换过多个领域后却终成生物学大师。而且,不管学什么,他都能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根基扎得既深又广;进入学术圈后,又一直走在尖端,在基因研究上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在他看来,这当中,跨学科的训练对自己帮助很大。他曾说:“应该接触一些非本行的东西,扩大自己的视野,不必要抱着什么特别目的,只是单纯地去多接触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有时新学问就会这样跑出来。”[68]进入20世纪,

科学逐渐发展为一门多层次的、综合的整体。各门学科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外延,相关学科开始在中间地带相遇,它们相互交迭、融合、补充,学科之间的空隙被大量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所填补。[69]而当代综合性问题的增加令学科交叉、融合部分更容易产生新的研究生长点。由跨学科的背景引出新课题,最终取得突出成绩的现象在科学家中并不鲜见。(www.xing528.com)

有趣的是,除了依靠扎实的功底和跨学科的优势外,还有不少科学家是因为偶然机会发现前沿研究方向的。例如著名的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最初在麻省理工学院(WIT)学理工科,后改学医学,至于从事病毒研究是因为在洛杉矶医院实习时,看到好几个因病毒(实为当时尚不为医学界所知的艾滋病毒)感染久治不愈的病例,于是去哈佛大学从事研究时便选择了病毒研究。[70]地质学家安芷生原本一直专长研究黄土,在思考黄土成因时,竟因翻开女儿的初中地理教科书意外获得灵感,经过艰难求证,提出了东亚古环境变迁季风控制论[71]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在开展研究之前,一位是在多年的研究之后,均由于偶然机会确立或重新确立了使其取得重大成就的新的研究课题。尽管可以肯定,对两人科研成就影响巨大的偶然因素与他们的济世情怀和投入钻研不无关系,但似乎也不得不承认,即便科学研究这般严谨的工作,有时也不免包含一点“运气”的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