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被引论文发表时期、影响因素

高被引论文发表时期、影响因素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年龄分布的离散程度较高,笔者根据每个年份对应的高被引论文篇数,绘制出了老年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所有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散点图。其中20岁、25岁、30岁和35岁前后分别是高被引论文产出最多的四个时期。此外,还有6位学者在职业生涯早期即将结束时发表了第一篇高被引论文,且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23位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第十篇高被引论文发表于专业年龄30岁之后。

高被引论文发表时期、影响因素

事实上,对科学家年龄与研究产出关系的关注,最初来自于对科学史上天才人物的个案观察,结论是杰出学者往往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出了影响历史的重大发现。例如,牛顿在开始关于重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只有24岁,爱因斯坦26岁就提出了相对论达尔文则在29岁时开始发展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等。人们据此相信,科学是一项年轻人的游戏。这种观点时至今日仍有影响力。以至于有些人认定,一名科学家如果过了某个年龄(通常是一个不大的年龄)还没做出什么贡献,那就注定一生平庸。基于此,本研究在研究假设中提出:华人高被引群体在职业生涯早期即已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过考虑到世代效应的影响,这些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年龄在逐渐增大(假设一);不同学科的华人高被引群体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年龄有大小之别(假设三)。

情况是否确实如此?本研究搜集到的912篇高被引论文中,有853篇能够确定发表时作者的专业年龄。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平均发表于科学家博士毕业后的16.48年(标准差9.881)。不过,高被引论文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科学家年龄的增长与成果的累积,某人的高被引成果集群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对尚处在学术活跃期的中青年科学家来说,有为数不少的新近文献产出,且这些文献的被引次数一般都是偏低的,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因而,最合适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论文发表量和被引频次相对凝固的样本,也就是本研究中的老年组科学家。透过他们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更能看出优质研究成果产出的规律。

统计显示,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共发表了311篇高被引论文,对应的平均专业年龄为24.55岁(标准差9.471),也就是自然年龄大约55岁左右,且理工科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6)。由于年龄分布的离散程度较高,笔者根据每个年份对应的高被引论文篇数,绘制出了老年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所有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散点图。从图2-12来看,研究对象在专业年龄10岁之前少有高被引论文产出,优质研究成果更多出现在华人高被引科学家职业生涯的中后阶段,高度集中于专业年龄20—35岁之间,且分布较为松散,呈现明显的多高峰特征。其中20岁、25岁、30岁和35岁前后分别是高被引论文产出最多的四个时期。由是,本研究假设一和三的相关内容均没有得到证实。

表2-6 华人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高被引论文发表年龄的学科比较

图2-12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图(www.xing528.com)

从表2-7的数据可以看出,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发表高被引成果的情况是不多见的,第一篇高被引论文产出时间最早的是LYZ,他作为合作者之一于博士毕业后第4年参与发表了第一篇高被引论文。此外,还有6位学者在职业生涯早期即将结束时(专业年龄6岁)发表了第一篇高被引论文,且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23位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第十篇高被引论文发表于专业年龄30岁之后。甚至有7位发表于专业年龄40岁之后。这意味着大多数高被引科学家在自然年龄50—60岁之间仍然有重量级的成果发表。也就是说,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主要是在步入学术生涯的成熟阶段后才产出了高质量成果。科学家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积累时间,随着科学研究的分化和发展的深入,这段积累期会越来越长,科学天才在少年时期即做出惊人发现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此时更不应忽视资深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表2-7 华人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

(续表)

根据已有研究,随着时代发展,高质量成果产出总的变化趋势是,科学家做出重要工作的年龄在增加。琼斯(Jones)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2010年,他通过对1901—2003年间547名诺奖获得者(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和286名重大科技创新者的回归分析发现,一个世纪以来这些科学家做出重要成果的平均年龄增长6岁左右。[44]此后,琼斯和温伯格(Jones&Weinberg,2011)选取1901—2008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总计525人,其中物理学182人,化学153人,医学190人)为样本,分析他们做出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发现各领域科学家获奖的平均年龄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大于领域之间的差异。如果将1905年前作为早期,1985年后作为后期的话,科学家获奖年龄在后期比前期分别增加了13.4岁(物理学)、10.2岁(化学)和7.4岁(医学),而获奖平均年龄在领域之间的最大差距仅为3岁(化学与物理学领域之间)。在早期,三大领域中年纪轻轻就做出伟大发现的现象很普遍。1905年前,69%的化学家、63%的医学科学家、60%的物理学家在40岁之前做出了他们的获奖发现,30岁之前做出获奖工作的约占20%。在物理学领域,30岁之前做出获奖发现的科学家在1923年达到顶峰,占31%;40岁之前做出获奖发现的科学家则在1934年达到顶峰,占78%;之后持续下降。到了20世纪末,在30岁之前做出伟大发现的几乎为0。此外,不同领域的平均获奖年龄在不同时期的评级排序变化也很大。物理学家整体上获奖时最年轻,在早期排第二,到后期则排第三。[45]

我国学者赵红州(1979)亦曾统计了历代1 249名杰出科学家做出1 928项重大科学成果发现的年龄,发现历史上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是移动的,总的趋势是年龄愈来愈大。他认为这反映了由于人类知识数量的增长所造成的科学发现困难程度的增加。[46]琼斯和温伯格则认为,这种情况与所做研究的性质(理论工作还是实证工作)和训练时间的长度有关。一般认为,实证性或归纳性的工作,因为高度依赖知识积累,因而出成果费时更多;反过来,理论性或演绎性的工作则可能更快取得成果。依此进行的统计检验大体支持这一猜想。这种解释大体可以回答在本研究中,数学家普遍先于其他学科学者发表了高被引论文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