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河北省要举办全省的文艺汇演,要求剧团必须拿出自己原创的作品。我当时还是副团长,正在北京门头沟演出,正团长告诉我说,全省的专业团体都得参加年底全省的文艺表演,不参加将来咱们团就不能评为国家专业团,永远是业余的。这样让我赶紧回,把这创作任务给我了。
我特别幸运,到家的第三天,我们夏垫公社出了一个婚姻恋爱的悲剧。我就亲自到那儿去采访,全过程采访,直到他们家族把这个事儿解决。我感觉从解放到现在这么多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为什么落后的婚姻恋爱观仍然顽固地盘踞在农村?年轻人年纪轻轻的就毁在婚姻恋爱观上,特别是要彩礼。这样我就写了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写出以后参加廊坊的汇演,到廊坊头一轮就给刷下来了。首先主要角色不是一个正面人物,而且是被讽刺的。所以有人评论说赵德平消化不良,就说我对戏曲的理解以及对当时形势的认识没有吃透。但是我不甘心,我说我这戏演了十三场,场场爆满,观众这么喜欢看,为什么没有选上?
后来我们到北京宣武俱乐部演出这个戏,每天一打开门票就卖没了,连演三十多场,观众的热情是我们想不到的。后来俱乐部又推荐我们到天坛露天剧场演出,一千多人的座位。我们到那也是那样,早晨一开始卖票就是满场。演到第三天的时候,我让我们团一名吹笙的演员再贴两张海报去,他拿饭盒加上点浆糊,拿一刷子,夹上海报,就出去了。他没到北京去过,一边贴一边玩,把戏报贴到了前门楼。正好河北省文化局的一位局长看见了,给我们廊坊市文化局长打电话。这一下我捅大娄子了,这样廊坊文化局通知我们马上回来。
我们这次去演出其实也就是实验实验,没想到正是我们挣钱的时候把我们轰回去了。我有一种韧劲儿,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这么好的一个戏,通过剧场验证,观众那么喜欢看,无非是领导没看过他不知这戏怎么回事。然后我就问廊坊的老局长,我说你能不能请省文化局的局长到大厂来一趟?没想到咱一说,局长答应了。(www.xing528.com)
我想把他请来了,我不能让他白来,非让他看看我们的戏,我心里有底,观众就是我心里的底。他看完演出以后非常激动,剧本好、唱腔好、演员演得好,他就问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戏,为什么廊坊没有推荐到省里?最后说省里再给你们一个名额,这台戏一定要进石家庄演出。
就这样我们敲锣打鼓进省会展演,这次展演所有的奖都让这个戏给拿了,编剧奖、表演奖、舞美奖、音乐奖都让咱拿了,没有一个让别人拿走的。
大年初三我们被邀请进北京演出,到北京连续演了33天,一个剧场就演了将近20天,一下在北京打响了。在北京演到第七天的时候,北影厂的负责人看过这个本子以后,就决定要把这个戏拍成电影。这个戏一下子火了。
《嫁不出去的姑娘》把我们剧团嫁出去了,而且坚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我们坚定了信心,我们自己能写戏,我们第一个戏就能打到全国,拍电影了。我说我就走这条道路,我这支笔不能放下,一直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