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项目充分开放是货币国际化包括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或缺的需要。首先,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是消除国际交易包括货币金融交易中对该货币使用的限制。货币国际化说到底就是一国货币跨越国境在国际间执行国际货币职能,为国际交易提供清偿力。人民币若要在国际间充分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人民币流到境外,在国际社会流通。而我国如果继续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就会导致国际经济交易所需要的人民币的短缺,人民币就难以发挥国际货币的功能,满足国际社会的需要,就会因丧失被国际社会各类主体接受的基本条件而无法成为国际货币。
其次,资本项目管制国发行的货币难以甚至无法成为国际货币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国际替代货币之间的竞争将会淘汰那些交易成本高的货币。克鲁格曼指出,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必须使该货币的持有、交易成本逐步降低,甚至等于零。[8]依此,货币持有、交易的成本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国际化。在世界已被美元等货币占据居先优势(incumbency)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仍然实行资本项目管制或设置过多的资本项目限制,就会导致使用人民币的成本增大,使其在国际货币的竞争中遭受劣势甚至失败。可见,国际化货币的内在属性与生存法则不仅要求我国实行资本项目开放,而且还要实行充分的开放;不仅需要实行充分的开放,而且需要建立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使金融交易能够廉价、高效地进行,并使汇率、利率和其他风险得到良好的对冲和规避。惟其如此,我们才能降低人民币使用和交易的成本,克服人民币的后发劣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www.xing528.com)
最后,我国现有的经济格局也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除需开放经常项目之外,还需要开放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交易的可自由兑换是启动货币国际化最起码和绝对的要求。[9]前已述及,我国经常项目早已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在经常项目下已没有障碍,可视为对这种需求的顺应和回应。然而,仅通过经常项目对外输出人民币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不够的,特别是在时下和可预见的未来,出口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不可小觑,由此导致我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格局短期内恐难以改变。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即便我国与各贸易伙伴在经常项目项下的交易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我国也会收大于支,即从境外收取的人民币大于对外支付的人民币。在收大于支的情况下,没有人民币的流出,人民币如何在国际间执行国际货币功能和实现国际化呢?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借助资本项目的开放,以资本项目项下人民币的流出弥补经常项目流出的不足。为此,我国应允许境外市场主体在我国金融市场发行证券和举债,将筹措到的人民币资金在境外运用,同时开放境外资金在境内市场的投资。否则,如果境外市场参与者和外国的中央银行不能按照其意愿买卖以人民币计值的资产,那么,就没有多少外国人会认为这些资产具有吸引力。可见,资本项目的开放与否关系到能否有足够的人民币流到境外,关系到人民币能否执行国际货币功能和提供国际清偿力,因而事关人民币国际化能否实现的大局。[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