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的服饰礼仪与规范

幼儿教师的服饰礼仪与规范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服饰礼仪的原则服饰作为非言语交流的主要媒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自我保护、自我表现、自我肯定、掩盖缺陷、确认所属社会集团、显示地位和角色等功能,它可以表现个人的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和追求。

幼儿教师的服饰礼仪与规范

服饰是一张无声的名片,是自我延伸的重要窗口。莎士比亚说:“服饰可以表现人格。”下面案例中的这位幼儿教师,没能注意服饰的得体,忽视了服饰礼仪,结果给幼儿教育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何为服饰礼仪?讲究服饰礼仪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服饰礼仪作为幼儿教师仪表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同事和社会上其他人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表示尊重与友好,达到交往的和谐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幼儿教师的服饰礼仪体现了幼儿教师的素养,更是对幼儿实行无声教育的重要方式。

1.服饰礼仪的作用

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服饰可以帮助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涵养;服饰可以表现一个人内心对美的追求,体现自我的审美感受;服饰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仪表、气质。因此,服饰作为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是个体表现自身美的重要手段。

某市级示范园新来了一名大学毕业的老师。这位新老师到幼儿园报到的第一天,令全园上下“耳目一新”:一头亚麻色的大波浪卷发,彩绘指甲,精致的妆容,夸张的佩饰,细细的高跟鞋。总之就是两个词——前卫、时尚。大家对于这位“另类”的年轻教师,私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女孩给人不稳重的感觉。”有人说:“这女孩不像一位幼儿老师,心思没放在工作中。”就这样,大家都在观望着这位新教师的不俗的“表现”。果然,开学还没几天,幼儿园就接到投诉:这位新老师班上的很多小女孩回家要擦妈妈的指甲油,要戴妈妈的项链,甚至一反常态地在上幼儿园前为穿什么衣服和家长闹矛盾,明明很冷的天,却嚷着要穿裙子,家长不同意,小家伙就声称老师就是这样穿的。家长哑口无言。无奈之下,家长求助于园长,园长和新老师进行了一次严肃的交谈,向她明确指出问题。新老师感到很委屈,自己工作很认真,为什么要挑自己的穿衣打扮呢?

幼儿教师得体的穿着打扮,透射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一方面会对家庭、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儿童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化,是教师敬业、乐业的具体表现,是展开人际交往的名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其所在幼儿园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折射了其所在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使之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尊重。

2.服饰礼仪的原则

服饰作为非言语交流的主要媒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自我保护、自我表现、自我肯定、掩盖缺陷、确认所属社会集团、显示地位和角色等功能,它可以表现个人的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和追求。因此,幼儿教师要提升服饰礼仪,首先要明确服饰礼仪的TPO原则。

(1)T——时间原则。

T是time(时间)一词的首字母,它代表了服饰要遵循的时间原则。这里的时间,包括一天中的时间变化、一年的四季不同、时代的差异。具体来说,个体的服饰礼仪,涵盖了一天的早、午、晚三个时间段,也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甚至可以包括不同的时代,做到“随时更衣”。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服饰的选择上要合乎礼仪,要注意富有时代气息,在颜色、款式、厚度方面要适应四季变化,要顺从昼夜变化。

(2)P——地点原则。

P是place(地点)一词的首字母,也称环境原则,主要是指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选择服饰。幼儿教师的服饰,要依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而选择。比如,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活动时和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服饰要有所区别。居家和在幼儿园时,服饰也要不同。

(3)O——场合原则。

O是Occasion(时机)一词的首字母,它包括地域、气候两层含义。幼儿教师要依据时机选择不同的服饰,以体现服饰礼仪。比如,班级内组织教学的服饰、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服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