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教师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从它的正效应来看,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它必须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平等交换原则、效率效益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它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运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教师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开拓诚信精神的萌发和确立,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从其负效应来看,市场经济的为我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容易滋生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的、竞争性的和利益型的经济,以市场行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直接目的,它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或促进新道德的生长。如果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或权力介入不当,社会管理不严,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不完善,就会导致拜金主义泛滥和严重的权力腐败与社会腐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容易导致短期行为。这些都对教师道德带来冲击和消极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市场经济的正效应,又要看到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既要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现实,又要看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思想道德修养应高于普通百姓。同时,又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必须弘扬主旋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树立崇高的师德风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状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师德状况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涵,并为大多数教师所坚持和践行,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道德生长点。首先教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平等性和民主政治的自决自治原则,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其次,教师合理的个人利益和物质功利得到肯定与重视,价值选择趋于务实。市场经济以利益追求为激励机制,承认个人利益与物质功利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激励教师通过诚实劳动获取物质利益,使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更为平实可行。再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价值选择日趋多样化。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形成了自由、平等、民主、竞争、效率、利益等一系列新的观念。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整个社会自由和开放程度的扩大,教师的价值取向具有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自我选择、自我主宰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开始生成。最后,平均主义的被打破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冲击了因循守旧、甘于平庸的观念,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欲望、开拓进取精神和成就感,使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有利于教师的价值实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教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努力坚持以科学的知识武装人,以严谨作风影响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崇高的师德陶冶人,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道路,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广大教师和青少年中,社会正气得到了弘扬,社会新风得以树立。
我们在充分肯定教师的道德状况发生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教师道德失范和危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地方和方面的不到位,价值导向在某些时期的偏差,导致了道德失范和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一些教师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不讲学生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只讲个人的权利,不讲责任与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价值选择的庸俗化导致师生关系庸俗化,并演化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天职的教师,搞教钱交易,以教谋私,丧失了表率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遭到冲击,道德、法律、义务、良心、理想、信念等一切神圣的东西在一些教师的心中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教师道德感的缺乏、正义感的失落和价值理想的丧失对青少年心灵、教师的形象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起的破坏作用和消极影响不可低估。(www.xing528.com)
总体来说,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师德状况,有喜有忧,有“爬坡”也有“滑坡”。消除消极腐朽的价值观,救治深层的道德危机,正确引导新的思想观念,构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价值导向和价值体系,重振教师的道德理想和道德精神,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重大课题。
(三)广大教师应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育人先育己,德高才为范。广大人民教师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对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人民教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需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首先,教师要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促使人与人之间形成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教师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婚姻道德,用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把遵守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起点,逐步向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在当前,应特别强调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岗意识、勤业精业意识以及职业规范意识。其次,积极宣传和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引导教师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主义原则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它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也承认、保护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主义则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划清这种界限,对于广大教师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积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加强道德修养时,还要注意把握道德的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适应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进行师德修养时注意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应积极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以新的道德面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