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及国际比较

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及国际比较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内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了众多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但均是针对大学生或高中生的,关于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却是微乎其微。日本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上,和中国大同小异,但活动的理念及设计、操作上两者相差甚大。美国社会科学课程目标体系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总目标、每个主题目标和每个年龄阶段的行为目标。其中幼儿园阶段的社会科学课程经过长期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已经逐步结构化。

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及国际比较

(一)教育合作体

在当前复杂与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大社会背景下,单纯地依靠幼儿园作为社会领域教育的唯一阵地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就很好地以实践证明了,家庭、社区对于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性影响。所以,只有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广泛合作,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领域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中国一些研究者也针对利用社区资源、家庭资源进行的社会领域教育进行了研究,颜晓燕在《社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的探索》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为学前教育服务,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模式,陈丹在《幼儿园运用家庭资源进行主题教育的研究》中,对如何运用家庭资源进行了探讨。但都因缺乏操作性,未能真正在实践中运用于推广。

教育合作体是我园在研究家、园、社合作共育课题中的重要成果,是由幼儿教师、幼儿家庭及家长、社区(各类企事业、商店等)及社会区域人员在统一的团队目标之下所形成的教育联合体,为我园建构与实施全面、系统的社会教育建立了坚实的平台。其中“学前教育实践点”是教育合作体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是我园通过对社区内的单位、机构、公司以及门店进行调查、征询、签约,从而形成教育合作关系。这样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了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国内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了众多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但均是针对大学生或高中生的,关于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研究现状和中国教育的现状有较大的关联,重视学业成绩的学校教育让孩子们难得走出校门,只有考入大学或即将要参加工作的时候才有机会真正体验社会。而这样颠倒的教育也正是我们教育问题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开展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让孩子从小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迫在眉睫。

在中国,已经有部分幼儿园开始尝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例如浙江丽水市机关第一幼儿园以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为主题进行了园本课程的开发,在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上,他们设立了幼儿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开发管理网络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来保障课程的运行与实施。上海冰厂田幼儿园以“促进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为题通过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为提高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探索出多种教育模式。另外,还有一些幼儿园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尝试,针对活动个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但我们发现这些研究都没有能给社会实践活动一个载体的保障,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在培养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没有给予系统的说明。

(三)国外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国外并没有发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说法,让幼儿走向社会是许多发达国家社会领域课程的常态形式而不是特殊形式。在美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由社会科学课程的实施来保障的,1921年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社会学科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拥有了健全的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日本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上,和中国大同小异,但活动的理念及设计、操作上两者相差甚大。日本在社会活动设计时,运用的是真实的活动,而国内一般都设计了大量的集体教学活动,通过说教进行社会性教育,这种临时性的角色体验是浅显、短暂的,孩子们的角色意识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效果很难持久。(www.xing528.com)

(四)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目标的研究

在中国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主要来自《纲要》对社会领域目标的界定,如浙江海宁实验幼儿园开展了托班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托班幼儿,制定了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社会生活规则;简单表达感受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目标。何平、沈晓敏在对中美课程标准的比较中发现中国社会课程目标与美国存在差距。美国成熟的社会教育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美国社会科学课程目标体系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总目标、每个主题目标和每个年龄阶段的行为目标。课程目标的内容涉及知识目标、民主价值目标、思考技能目标及公民参与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强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学习社会学科的基本内容。在民主价值目标方面,强调自由、正义、公平、负责、多元及隐私等价值与信念。思考技能目标则包括下列四种重要技能:获得、组织、解释、表达资料的能力;运用资料探究问题、建构知识及作结论的能力;评鉴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及做决定的能力。在公民参与目标方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社区活动,培养民主社会所需的做决定与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相比而言,中国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主要是情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也没有强调“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表现。

(五)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内容的研究

在中国,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内容没有统一的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内容是由每个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和确定的,如浙江海宁实验幼儿园开展了托班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研究,在内容的选择上遵守生活化、兴趣性、多元化、适宜性四个原则。而在美国,有社会科学课程来保障社会领域活动的进行,它运用10个“主题轴”为基本构架,包括:文化、时间、连续与变迁,人、地与环境,个人发展与认同,个人、团体与制度,权利、权威与管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联系,公民意识与实践。社会科学课程按照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初级(幼儿园—4年级)、中级(5年级—8年级)、高级(9年级—12年级)。其中幼儿园阶段的社会科学课程经过长期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已经逐步结构化。一本名为《出发》(starting out)的教材是专供幼儿园使用的。

(六)双向式社区资源活动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在中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通常以集体教学与渗透教学两种方法为主,而采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较少,但在理论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成为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李生兰(2005)认为可以通过四种路径来组织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主题教育路径、方案教育路径、区域教育路径、旅行教育路径。其中,旅行教育路径即社会实践活动。吴邵萍(2007)以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口,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探讨。她认为,幼儿社会性教育必须从儿童作为适应环境的主体的需要出发,注重儿童对真实生活世界的体验与感悟,不剥夺儿童亲历社会实践的机会;坚持在幼儿理解和需要的基础上建构集体规则。美国社会科学课程认为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它以活动是否最大地满足了儿童的需要为标准。教师采用非正式的评价(观察、面谈、作品、小组讨论和行为测试等)与正式评价(教师制作测验、标准化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