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遵义地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黎平会议就已作出的决定。因为军情紧迫,黎平会议只在1934年12月18日开了一天,解决当时最紧迫的战略方向问题。对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亦即第五次反“围剿”和突围西征以来军事路线上的是非问题,当时来不及讨论。因此,黎平会议决定渡过乌江到达遵义地区后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
1935年1月7日红军先头部队袭占遵义后,军委纵队随即于1月9日入城进驻。中央领导成员立即忙着为这次会议做准备。当时,“中央队三人团”毛、洛、王住在新城古寺巷(今幸福巷)黔军旅长易怀芝的官邸。这是一幢建筑精致的二层楼房。张闻天住楼下西厢房。他的楼上是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对面,楼上右前室住的是王稼祥。他们三人住下以后,围绕即将召开的会议主题进行了商议,并由张闻天写成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
图 遵义会议会址(www.xing528.com)
图 毛泽东为遵义会议会址的题词
1935年1月15日,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遵义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按姓氏笔画为序):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杨尚昆、李卓然、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1]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和伍修权。邓小平当时是中央队秘书长,担任会议记录;伍修权是李德的翻译。会场设在军委纵队司令部的驻地遵义老城枇杷桥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公馆。这是一座相当宽敞的两层楼。会议就在公馆楼上东厢房举行。房间不大,居中放一张栗色的柏香木长条桌,四周围着一些木椅、藤椅和长凳。博古坐在长条桌中间的位置,主持会议。其他人随便坐。聂荣臻脚伤还没有好,每天坐担架赴会。王稼祥腹部伤口未愈,不能久坐,躺在藤榻上参加会议。[2]正是隆冬季节,开会至深夜,屋里生了木炭火盆取暖。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3]。当时敌人企图把红军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地区,然后紧缩包围,“聚而歼之”。摆在红军面前的紧迫任务是跳出敌人设下的包围圈。所以,遵义会议开始后首先讨论行动方向问题。会议同意刘伯承、聂荣臻提出的建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