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区与国内其他茶区,颇多异殊之处,短长互见。故言发展云南茶者,自有先了解云南茶业物质之必要。否则从事策划,难免南辕而北辙矣。
(一)茶树品种之特殊。云茶为大叶种,与印度阿萨姆种相同;国内茶人,有视以为珍品者。此种茶叶之优点,在于叶内组织粗松,极利制造红茶,发酵易,水色浓。以其身骨厚实,故成茶不问红绿,均味厚耐冲泡,白毫之丰富肥美,举世无匹,惟香气较逊耳。
(二)云茶制品之特多。云茶制品有沱茶、藏销紧茶、饼茶以及配茶等种类,对于原料处理上既有莫大之便利,而副产物中之片末、梗头,亦几利用殆尽。上等原料(指毛茶)制沱茶;次等原料及沱茶副产物,可作紧茶;甚至灰末、老梗等下料,犹可作成一种名“灰面团沱”之茶出售。此种制品配料范围之宽,为国内一般茶区所不及。
(三)茶季特长。迤西南一带之茶,自清明开采,可至寒露(冯绍裘先生曾在大雪节边采制数斤,名曰“雪茶”,可见茶季之特长)。倘栽培得法,年采十次(指一丛茶被采次数)并非难事。
(四)云茶市场之稳固。云茶以其品质(品种与制品)之特殊,与他种茶叶无冲突竞争之虞。四川人嗜沱茶,西藏人酷嗜紧茶,已成习惯,非其他茶叶所能取而代之者。是以云茶之销路固稳如磐石(但得视成本如何)。
吾人站在栽制立场以言云茶,则有上述诸优点,似乎颇有其前途。倘欲求述其发展,试从另一角度观察,则障碍重重,固未许乐观也。
(五)制造外销茶并不是好出路。云南红茶,实可媲美锡兰、印度之产品。惟其如是,制外销茶,反成问题。过去国茶之能厕身于国际市场者,因有国茶之特色!祁红之香、闽红之廉,外茶拼入祁红,增加香气,以高身价,拼入闽湖之茶,减低成本,以厚利润。今云红品质与外茶同一半度,外人何勿购外茶?云茶之成本,以运输费大,售价自高,同等品质,购者当取其廉。故云茶难有出路。(www.xing528.com)
(六)交通困难是云茶发展之致命伤。产茶区域,均在万山崇岭中,道途崎岖、水路不通,运输端赖驮马,百斤之茶,须一马匹。由产地至销售地,近者一二月,远者四五月。如佛海紧茶由内地运至西藏拉萨是。例如前两年,产地紧茶仅三四千元一担,而驮运至拉萨需十万左右之运费。
(七)雨季与茶季争长。茶季开始,雨季随之;茶事结束,阴雨始去。故制茶非有充分设备不可,否则摆布不开。春夏制成之茶,运输途中,常受雨湿,损失难言。
(八)劳工招雇难、物资不易办。产茶区内,人口稀少,招雇不易。欲求成本低,惟有大量生产,利用机械,且可减少劳工,似乎解决有方矣。然庞大之茶机,运入不易(冯绍裘先生长顺宁厂时,特为运输关系,所设计之茶机,每将体大部分,化整为零,割成数块);机油燃料,包装材料,均需向外采办,甚至竹器,亦难在当地求得,物资缺乏有如是。
基于上述数点,目前实无发展云茶之可能性。倘滇缅铁路完成,通过产茶区,交通充分便利,而有大规模之现代化茶厂,成本能低于印锡茶,产品能保持优越标准,则可以异军突起于国际市场矣。笔者企予望之!
三十六年夏于武夷山麓之农林部中农所茶叶试验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