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气候,十月至翌年三月为干季,四月至九月为雨季。每值雨季开始,茶芽饱受润泽,益以气流之温暖,蓬勃滋长。春芽舒展,至新枝伸长至五六寸、嫩叶七八枚时,然后摘采。摘采新芽,全部采去,不留残存,故多连枝连叶。茶树发芽时期,自阳历四月至十一月,络续生长不断,是以采摘时间,年有七个月之久。兹将采摘时季及名称如次:
(1)春尖茶:为茶中之上品,采于清明前至谷雨后,分“头拨”“二拨”“三拨”三等。头拨茶白毫居多;二拨茶叶肥质浓;三拨又称春尾,或谓黑条,较二拨茶更肥大,耐煎熬。
(2)二水茶:在芒种至大暑时采摘。细茶称“细黑条”,为紧茶表层原料;夏茶称“二介茶”,则粗细均有,为紧茶中层原料;夏尾茶或粗茶,质地粗劣,为紧茶内中所包者;过分粗老者,俗称滑皮,例须禁采。
(3)谷花茶:当禾谷开花时所采,自白露至霜降止采摘;其白毫尖较春茶尤为美观,惟味淡不耐泡。
紧茶制造,分初制与复制。兹将其制造过程分述如下:(www.xing528.com)
(1)初制。初制之茶,统称“散茶”。其品质最劣者,名曰“底茶”;“二介茶”又称“高品”,较底茶为优;品质最优者,名“梭边”,又称“黑条”。初制之方法,将鲜叶采回后,支铁锅于场院中,举火至锅微红,每次投茶五六斤入锅,用竹木棍翻搅匀和,约十数分钟至二十分钟,叶身皱软,以旧衣或破布袋包之,而置诸簟上搓揉,至液汁流出、粘腻成条为止,抖散铺晒一二日,干至七八成即可待沽。
(2)复制。茶叶揉制前,雇汉、夷妇女,将茶中枝梗、老叶用手工拣除。粗老茶片经剁碎后,用作底茶;拣好之“高品”“梭边”,须分别湿以百分之三十三水,堆于屋隅,使其发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则揉成晒干后,内部发黑,不堪食用。上蒸前,秤“底茶(干)”三两,“二介”“黑条(潮)”亦各三两。先将底茶入铜甑;其次二介;黑条最上。后加商标,再加黑条少许,送甑于蒸锅孔上;锅内盛水,煮达沸点,约蒸十秒钟后,将布袋套甑上,倾茶入袋,提袋振抖二三下,使底茶滑入中心,细茶包于最外,用力捏紧袋腰,自袋底向上,推揉压成心脏形。经半小时,将袋解下,以揉就之茶团堆积楼上,须经四十日;因气候潮湿,更兼黑条、二介已受水湿,茶中发生Lipose类之酵素,而行发酵,俗名“发汗”。
(3)人工。制造紧茶,须用揉工四人,另用一小童司秤,每人每日可制一二百余至四百个;一灶共有茶师四名,一日制造共得一五〇〇个左右。
(4)包装:紧茶每七个为一筒,用竹箨包成长筒形;每十八筒装成一篮,篮内分六层,每层三筒;二篮为一驮,共二百五十个;每个净重六两五钱至六两八钱,故每驮净重约一〇五斤至一一〇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