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产茶名区,多偏于西南一隅,尤以六大茶山(指倚邦、易武、蛮砖、莽芝、革登、架布而言)实为滇茶之策源地矣。考现今产茶县份,有顺宁、昌宁、云县、佛海、车里、南峤、双江、缅宁、景东、景谷、澜沧、江城、镇越等共廿八县份。其中以佛海、车里、南峤产量最多;且集中于佛海,运销西藏。兹将三县茶园之概况,依见闻所得,分述于后:
一、茶园分布状况:车、佛、南三县凡高至四千英尺海拔高度之崇山,低至丘陵小岗,皆滋生茶树及樟树,尤以佛海为最。全县可分为四大产茶区:(一)猛混;(二)猛海;(三)猛板;(四)打洛。产茶面积尚未有正确之统计,但每年产茶数量约在一万担,可见其面积之广阔矣。车里产茶区分江内、江外两区,江内以攸乐山为中心,江外以南糯山及猛崧山为中心,每年产茶总量当在八千担以上。南峤县产茶区域,分布零散,其中以顶真、猛满、猛翁、景鲁、蛮迈等乡为多,年产量约五千担。总计三县每年产茶数量约在二万余担,全以西藏为销售之尾闾。
二、茶丛混什:茶丛生长漫无条理,倾斜急峭之陡坡固有生长,低湿平坦之山谷,亦有散布。有密翳相倚、枝叶交错者;有挺拔二三丈屹然独立者;有弯枝坠地、若将倾倒者。总之茶丛生势,混乱漫然,土人(阿卡、摆夷)殆不经心修理,任其自然生长,致令疏密不一、行列不分,影响摘茶收量,诚非浅鲜!
三、茶树老朽:满山遍野所睹之茶树,无不呈衰老秃头之态,绝无新植者代替之(除非茶果落地自发新芽、新枝)。此种衰老之态,固由于不加剪枝、台刈、施肥等管理,亦由于滥施采摘,以致树势日益衰退。全园茶丛现秃头乌脚之状态,兼且茶树年龄过高(约百余年),寄生植物如地衣、苔藓、仙人指甲兰及蕨类等丛生树干上,妨碍生长,更使其树势衰老枯萎。(www.xing528.com)
四、茶园之荫蔽树:滇南茶树品种,近似阿萨姆种,乔木性,叶大、枝疏、茶芽甚长。据笔者调查,春茶芽有三至四糎之长,尤其在绿树丛荫之下,茶芽如枪刺,满披白毫,适制上等之白毫茶。考荫蔽树种类以谷斗科、竹、木棉、多衣(土名)等为多,阴翳密布,蔚然成为覆下茶园,茶芽生长迅速。此系高山茶园之情况。低岗茶园则皆茶、樟混生,每年秋茶完毕,冬季腊月,即伐樟叶蒸馏,制造樟脑粉,销售于仰光。
以上四点为三县茶园之一般现象。至于改进地方容后再具文论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