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2年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

1942年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茶株调查:继续令饬未报茶株各县,迅速查报;并将三十年度茶叶产销数量及面积呈报统计。生长情形:较大者13cm高,有叶四枚至六枚,较小者3.5cm高,有叶二枚至四枚;叶形为长形及椭圆形;叶脉由八对至九对;叶尖为剑状;叶缘有锯齿;宽度为3.5cm;根部之发育与小叶种相似,惟枝较少而生长反较旺盛。本场位居产茶名县中心,对各项茶业工作,尤应切实研究改进。

1942年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

(一)茶区推广:继续前月令饬茶区各县,指示茶农,为保存优良茶种计,多施行压条繁殖,并利用荒山地种植;或直播茶籽,增加植茶面积。

(二)选购茶籽:为研究改进滇省茶业,特派技术员赴邻近茶区县份(宜良、十里铺等)选购优良茶籽,并分饬茶区之双江、景谷、景东等县选购,运省播种。

(三)苗圃推广:

(1)普吉茶园因面积过狭,不敷推展,由农林育种场照案先行拨划茶地四十九亩五分,以备移植幼茶;

(2)为研究茶树茶籽对于气候之关系起见,由农林育种场赠送风向气候观测器,全部逐日观测记载,以作研究试验之参考。

(四)茶区改进:令饬茶区各县指示茶农,以新法选择优良茶籽,预备推广播种。

(五)茶株调查:继续令饬未报茶株各县,迅速查报;并将三十年度茶叶产销数量及面积呈报统计。

(六)普吉茶地及苗圃:施行茶树深耕、除草、整理,以备施肥;修剪茶树枯枝残叶,以免妨碍生育。

(1)小叶种茶苗之整理记载:已出土之茶苗共计一万五千五百余株,较大者高16cm,叶八枚至十八,较小者高2cm,叶二枚至四枚;叶形:为长形及椭圆形;叶脉:长形叶脉六对至八对,椭圆形叶脉五对至六对;叶尖:两者之叶尖俱呈剑形;叶缘有锯齿;根部之发育状况:根部发育多为弯曲之螺旋形,有主根一条,支根甚多,其支根盘旋主根而生,分布尚属均匀,发育良好。(www.xing528.com)

(2)大叶种茶苗之整理记载:中耕除草,计四亩余,共十五畦,出土之茶苗约八千余株。生长情形:较大者13cm高,有叶四枚至六枚,较小者3.5cm高,有叶二枚至四枚;叶形为长形及椭圆形;叶脉由八对至九对;叶尖为剑状;叶缘有锯齿;宽度为3.5cm;根部之发育与小叶种相似,惟枝较少而生长反较旺盛。

(3)茶籽发芽力比较试验:用小叶种与大叶种茶籽,以百分率之计算,试验其发芽力之结果,小叶种较大叶种微弱。

(七)第一茶场工作:

(1)将茶地周围施行深耕,一要杂草全行除去,以备施肥;将茶树枯枝老叶,概行剪去,以免妨碍茶树生育,可使次年发育健全旺盛;将场内之人粪尿混入堆肥施入,以助茶树之生机旺盛;将茶树枝叶上之害虫,概行清除,即地衣、介壳虫、红蜘蛛等,并用石灰水洒于枝叶上,以免卵子之遗留。

(2)苗圃工作:将播种之顺宁及十里铺、本场茶籽全行中耕除草、整理二十二至二十四畦,灌溉施肥;将本场自己采收之籽种与其他各县选购之茶籽比较试验;采收本场早熟籽种二公斤,以备育苗试验;整地五畦,以备播种自本场采收之茶籽。

(八)第二茶场:本场于本月一日成立,开始整理茶园茶株,并接收原有摇金山茶园十余亩。

(1)苗圃工作:原系中茶公司与宜良茶场管有,苗圃五亩余,因怠于整理培护,已成荒凉;现正陆续雇工整理,备播茶籽。本场位居产茶名县中心,对各项茶业工作,尤应切实研究改进。原有苗圃,不敷应用,特向该地上栗者村租用公有苗圃地五亩,以备播种茶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