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电影制作领域,并非把电影歌曲当作电影音乐,但是这里所谈的电影音乐研究却包含对电影歌曲和配乐的分析。不论是有歌词的歌曲,还是没有歌词的乐曲,都对电影效果起到衬托作用。流行音乐对电影音乐的影响巨大。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西方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家开始为电影作曲,但是普通音乐或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之间还存在很大区别。
电影音乐跨越并汇聚了音乐和电影两个层面的知识。它将电影画面连同电影里的各种形象,糅合到电磁影像里一起锻造出来的一大段音乐中。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音乐时长四十到一百二十分钟,几乎伴随电影播放的始终。我们看电影时,满脑子都涌动着不断流动的场景、画面和不断变化的音乐节奏,其实在这种情形下,不仅是音乐,灯光、摄影角度、场景、编辑技术等也都发生了变化。制作电影音乐不是为了刻录灌制的公司,也不是为了商店销售,而是为了服务于电影本身。电影音乐是在电影导演或制片人的指挥下,在音效工程师的专业指导下,由许多音乐人、乐队共同打造的。一部电影中的音乐包含着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新时代、后摇滚、电子音效、数码合成等多种音乐风格。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好莱坞交响乐团”(Hollywood Symphony Orchestra)是一个由七十五人组成的大型乐团,其首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好莱坞电影。(www.xing528.com)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附,不可或缺。电影音乐的语言是依据电影法则而创造。电影音乐由电影材料组成,和电影本身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这种材料不同于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情感性、社会性、文化性的某种“精神内涵”。电影音乐能够把无形的情感、观念、爱恨情仇、羡慕嫉妒恨等人类复杂的感受塑造成“有形”,并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令人浮想联翩,甚至感激涕零。听到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作词曲、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的《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1997),人们就禁不住联想到好莱坞打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以及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再如,另外一部受电影音乐影响的好莱坞经典电影是1967年出品的《毕业生》(The Graduate)。想到这部电影,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主题曲。《毕业生》的电影歌曲,也让人们难以忘怀电影故事中男主角在青春岁月中遭遇的迷惘,其旋律恰如人生成长之痛。《毕业生》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文化中对家庭、性与婚姻的态度:一方面年轻人想过与父母“不同”的生活,一方面又陷入肤浅的人生价值观中。在这些电影中,音乐都是电影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开电影音乐的电影不是一部完整的电影或艺术作品。我们很难想象,假如音乐隐退,这些好莱坞电影会是什么景象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