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时代特点,对于世界来说这也意味着不同的概念。即便在二十世纪之中,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使其跃居为世界超级大国,它的国际形象也在“世界警察”“金元帝国”“西方盟主”“世界领袖”等形象之间游离不定。这就意味着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当然,这样的角色与作用在美国国内的社会演进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促成社会变革和诸多事件的产生。历史和世人都应该感恩于电影的记述和再现功能,因为它们使得后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世纪的风风雨雨。
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是美国社会进程中的特殊阶段,也是美国电影的勃兴时期。该时期的许多电影成就都镌刻在历史的记录之中。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翼》(Wings,1927)作为当时最高水平的战争片,当之无愧地摘取了当年的奥斯卡桂冠。另一部优秀作品《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战争的场面。《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40)这部四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影片,生动地描绘了美国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萧条期间农民的生活,其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也因此荣膺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留下了太多的人文遗产和思辨论题。以二战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委实不胜枚举。战争尽管是一种灾难,但作为电影题材却具有极大的再现价值。它的刺激性、发人深省的意义和引发轰动的潜能均使其成为众多大牌导演,特别是美国电影导演的首选。《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3)、《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1962)和《巴顿将军》(Patton,1970)等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等大片都再现、还原了二战期间的许多史实,既震撼人心,同时也利用电影艺术的形式,进一步突出了美国在二战中的特殊作用,张扬了美国式的价值观。(www.xing528.com)
五十年代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种族问题的《码头风云》(The Waterfront,1954)、《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六十年代的科幻电影和七十年代的多部反对越战的电影,例如《猎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等影片都带有明确的社会阶段特点和极大的时代色彩。这些电影主题深刻,频频引发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美国电影与社会进程之互动关系显而易见、愈加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