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演变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发展趋势。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服务工作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它们文献的收集、整理、存储、保管的情况来衡量的,服务工作则没有硬指标而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但是在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对图书馆的衡量标准不再是藏书情况,而主要看它能为读者提供多少优质服务,能否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读者服务上,切实围绕人们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需求收集文献。
(二)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
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主要是借还图书、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即便实现了较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也只是利用手工编制的一些书目索引和有限的印刷版工具书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进入信息社会后,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读者服务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了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可以随时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新颖多样,如开展信息的深加工,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代复制、光盘检索、开展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使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www.xing528.com)
(三)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主要的读者服务方式
收集、存储、著录、检索、流通、阅览文献历来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模式,这导致图书馆始终把文献服务工作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水平上,不可能对各种文献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和揭示,也就不能深入灵活地利用文献的丰富内容为读者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必须转变观念,实现从以文献为工作对象到以信息为工作对象的转变,提供信息而不仅仅是提供文献。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对文献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整理后,再将其提供给读者,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以馆藏文献进行流通、阅览的服务方式,而将服务的主要力量放在为使读者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而必须进行的深层次选择、开发上。
(四)现代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目前,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了微机管理、光盘技术等,从书刊采访、编目到典藏、流通、书目检索等均使用计算机,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边的电脑使用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而不必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