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报副刊》董作宾散文:刊影流年

《京报副刊》董作宾散文:刊影流年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了《董作宾先生全集》十二卷,收入了董作宾的专著和甲骨学、殷商历法、古文字学、民俗学、甲骨书法研究的单篇论文。董作宾《京报副刊》第四十六号《全集》中的散文作品,展现了甲骨学一代宗师的文学情怀。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董作宾最早的散文是《血滴》,刊于1925年1月30日出版的《京报副刊》第四十六号。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并兼任《歌谣周刊》的编校。

《京报副刊》董作宾散文:刊影流年

董作宾先生,原名董守仁,字彦堂,号平庐。1895年生于河南南阳,1963年病逝于台北。他是世界知名的甲骨学者,在古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学科诸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

1928年,董作宾受命主持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的第一次发掘,1936年夏因日寇入侵国运危重,第十五次发掘之后中止,历时十年之久。甲骨文学家石璋如说:“董作宾先生是殷墟发掘的开山,是殷墟发掘的台柱。前七次发掘每次必与,后八次的发掘,也常往参加。”(《董作宾先生与殷墟发掘》)他始终站在甲骨研究的前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33年完成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为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作。他建立的甲骨文断代学说,振聋发聩,钩深致远,为甲骨学辟出康庄大道。1945年出版了《殷历谱》。主持编辑的《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殷墟文字外编》也先后出版。1978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了《董作宾先生全集》(以下称《全集》)十二卷,收入了董作宾的专著和甲骨学、殷商历法、古文字学、民俗学、甲骨书法研究的单篇论文

董作宾

京报副刊》第四十六号

《全集》中的散文作品,展现了甲骨学一代宗师的文学情怀。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董作宾最早的散文是《血滴》,刊于1925年1月30日出版的《京报副刊》第四十六号。

《血滴》一文《全集》未收,移录如下:

几重红墙,一片黄瓦,包围着一个秘密的巢穴。那里面一层层深灰色的帘幕,直遮得水泄不通。外面的人,仅仅可以悬想到:这是惯于吃人的怪物后裔的根据地。他们镇日价在黑暗中运动,满布着他们的党羽,急于想恢复他们原来的势力,再图大举到世上吃人,虽然在他们势力完全消失了之后。

《血滴》全文

有次,他们忽然揭开了黑幕的一面,拼一阵流血,牺牲了几条死党,才勉强把那张牙舞爪吃人无魇的老招牌挂出,但是不久就受了外界的抵抗,终于又取了回去。自此之后,这红墙黄瓦的当中,仍旧遮满了一层层深灰色的帘幕,暗中作他们亟图恢复的运动。受过了失败教训的他们,尤其是他们的死党,没一个不抱定了拼死奋斗的决心。真个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这时的秘密窟中,弥漫着的空气,只有狠浓厚的带着报主,尽忠,死节,拼命……的分子。

一个冬日,这红墙依然山崖般的高耸着,这黄瓦依然鱼鳞般的覆盖着,但是其间已阴阴森森,阒无居人了,被寒气浸透了的阳光,柔薄而无力的射在荒凉的院落里,好像自己承认是失败的弱者向严酷的冬日表示让步。肩上荷着带明晃刺刀的枪的军人,在刚刚封锁过的红门前,慢慢地踱来踱去,他那种冷静的面孔,直教人不敢正视。这时正是秘密窟戳破了的一月之后,一个好奇的青年,第一次来到这里探视。他草草的游了一遍,饱饱受些刺激,胸中引起了无穷的感慨和疑虑。于是低了头,一步一步,要由东偏的一条长巷,向外面走,打算着在极短的时间,离开这不祥之地。

“啊呀!这真是惨事!惨事!惨……”长巷中的青年,不由得这样的叫着,顿时面上现出灰白的颜色,他惊疑的态度,使他的血液全体向心房奔驰;他思想的混乱,使他的眼睛看见许多的男女老幼在地上挣扎;使他的耳朵听到呼号的悲鸣和崩巴的枪声;他真骇极了!这无怪乎他,谁看见也得惊心动魄,原来点点滴滴殷红的血液一直从长巷的南首洒到长巷的北首。

定静了好久,他的面色才慢慢由白而红,他的心房才慢慢由动而静,他不住地自己点头,因为他的经验告诉他:不要怕呀!他们不是全躲在外国租界了吗?同时他又提起了一个狠深刻的记忆,更使他的疑团瓦解冰消:“礼拜那一天,这个大门里,有十几个军人肩上背着些木棍榔头朝外走,后面都是两个人抬一条木棍上倒悬着几只后腿捆在一起、前腿和头来回摆动的死狗,狗的嘴边毛际,兀自残留着鲜红的血滴。”

这篇短文记叙了一段史实。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在清帝退位之前,就签订了优待清室的条件。小朝廷继续留在紫禁城(即故宫),尊号不废,岁供四百万两白银中华民国政府拨付。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段祺瑞的矛盾,借“调停”为名,率三千“辫子兵”于6月14日进入北京。他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又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撵走黎元洪,把十二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这一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复辟不得人心,十二天即告破产。史家称之为“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

冯玉祥当年参加了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他认为,民国不仅要以剪辫子表示与清朝决裂,而且还不应保留溥仪的这个小朝廷。保留这个小朝廷是中华民国的耻辱,还是中外野心家时刻企图利用的祸根。复辟失败北京收复后,冯玉祥曾为此通电呼号。但由于段祺瑞的姑息态度,以及当时他只是一个旅长,人微言轻,没能实现这一愿望。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在去前线的途中突然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政变后即修改清室优待条件,11月5日派军队将溥仪驱逐出宫。国务院即下令组成清室善后委员会,对故宫保存的历代文物进行清点、登记、整理、保管,以防遗失或毁损。(www.xing528.com)

驱逐溥仪出宫确实是中华民国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孙中山曾致电冯玉祥,大为赞扬。文化知识界人士也支持这一正当合理的行动。

《血滴》作于1925年(严一萍:《董作宾先生年谱初稿》),董作宾时在北京。他家境贫寒,幼读私塾。1919年,毕业于开封的河南育才馆。当年冬天得南阳乡贤的帮助,来到北京。1922年,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并兼任《歌谣周刊》的编校。1924年驱逐溥仪后,董作宾受命参加了点查故宫的工作。

《血滴》记述了事变发生一个月之后,“一个好奇的青年”来故宫探视的感受。第一部分写过往的故实:喻故宫为“惯于吃人的怪物后裔的根据地”;这里曾有过复辟,把“张牙舞爪吃人无魇的老招牌挂出,但是不久就受了外界的抵抗,终于又取了回去”;虽然失败,但他们并不死心,“暗中作他们亟图恢复的运动”。第二部分写今日的观感:红墙黄瓦的院落荒凉阴森,荷枪实弹的军人在巡逻。他们已逃亡租界。青年看见殷红的血迹惊心动魄,但经验告诉他不要害怕。十几个军人从院里抬出死狗,“狗的嘴边毛际,兀自残留着鲜红的血滴”。笔致含蓄而意蕴深刻,平静的述说中有对历史风云的审视和反思。

河南安阳小屯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发现殷墟甲骨到1928年,三十年来民间为赚钱牟利私挖乱掘一直不断。许多完整的龟甲被损坏,地下文化堆积的层次关系被破坏,与甲骨同时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蚌器等,也因为当时无法卖钱而被抛弃,实际是“所得者一,所损者千矣”。甲骨文的厄运令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论语》第十六期刊影

《考古闲话》首页

1928年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受所长傅斯年的委托到安阳进行先期调查。他在小屯实地踏访后,向历史语言研究所提交了报告,认为“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提出发掘意见,并呼吁:“甲骨既尚有留遗,而近年之出土者又源源不绝。长此以往,关系吾国古代文化至巨之瑰宝,将为无知之土人私掘盗卖以尽,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是则由国家学术机关以科学方法发掘之,实为刻不容缓之图。”(《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傅斯年读了之后,任命董作宾主持挥动殷墟科学考古的第一铲,开启了大规模科学发掘的序幕。

《考古闲话》为考古引发的“闲话”。全文分“掘地层”与“刨宝贝”、君子、“独立研究院”、小屯联语、君子其二、“字骨都”轶闻、捣鬼、古物特税局、洛阳古物的分布、“三民同乐”、鲸背观“栏”,共十一个部分。当时民众对考古的无知,民间私自发掘的乱象,甲骨的发现,洛阳铲的来历,五圣庙的联语,安阳八景的掌故,琐琐写来,援笔成篇。如小屯村人为龟甲兽骨文字即殷墟卜辞起了个“土”名叫“字骨都”。“字骨都”,指上面有文字的骨头。说“骨头”为“骨都”,也是河南的土话。20世纪30年代,“小屯人确切知道一块‘字骨都’等于一块‘老袁头’,讲起‘字骨都’来非常起劲儿,一开口便滔滔不绝,注目凝神,指手画脚,形容尽致,‘喷’成了一个‘套儿’(小屯人谓闲撩天儿为‘喷个套儿’),听的人也乐以忘倦”。发掘队一位在小屯村长大的工人告诉他这样一件轶事:

村人赵金榜之父,曾于光绪年间在朱家十四亩地(此为出甲骨文字最多之处)东坡上挖“字骨都”。那时候正值冬季,庄上许多人手持铁锹抓钩之类,各据一方,乱挖一阵,往往挖了数日,一无所得。赵某独自挖一坑,已深至沙底,毫无“字骨都”的消息。大气且愤,弃锹抓,偃卧坑旁,一觉醒来,嗒然携其工具而去。一村人急于大便,四望无隙地,见赵去,乃趋前,就其所掘坑,欲便于内。一脚才下,一脚犹在坑边,坑边土大泻,村人堕,“字骨都”随之倾露,累累满穴,取之数筐乃尽。

《考古闲话》言朴辞淡,轻松随意,流贯着“闲”的意趣,间或有妙嘲巧讽。1933年5月1日出版的第十六期《论语》开始连载,第十八期载完。严一萍《董作宾先生年谱初稿》载:“《考古闲话》,1924年撰,刊论语半月刊。”这里记述的撰写时间有误。文章系董作宾在安阳与洛阳文物考察时的散记,其中《洛阳古物的分布》分类记录了瓦器、魏墓志、汉唐陶器、三体石经等在洛阳的出土地带。这一内容应是董作宾1928年调查的亲历、亲闻。这年夏天,他和同乡前辈张中孚先生赴洛阳调查三体石经,并经温县、辉县转赴安阳调查殷墟发掘。文中“这是民国二十一年秋天”句,说到河南浚县辛村墓葬的发现,可证文章绝不可能写在1932年以前。《论语》刊发的也绝不会是作者十年前的旧稿。这组文章未收入《全集》。

1947年1月,董作宾应美国芝加哥大学之聘,任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乘船赴美。1948年12月返国。从美国旧金山起飞,经夏威夷、东京,抵上海,四十七小时,万里航程。次年9月31日写就《飞渡太平洋》,记录他这次“短期长途”的旅行,刊《台旅月刊》第二卷第一期(1949年10月15日出版)。

董作宾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印象最深的是云。“我们平常只是在云下看云,所得的印象,和在云上看云,便大大不同。况有红日青天,白浪碧海,皓月疏星,相伴着作云的背景,这场面又是何等的伟大!”云的形态变幻无穷:“起伏如波浪的云之海”,“峰峦丛粹的云之山”;高空浮云,“薄得像一张丝绵”;浓厚云团,“简直如棉花堆”。云的动势气象万千:“乌云如浓烟,白云如柳絮,扑向窗前”;诡谲的云,像“狮马虎豹兕象,排队而来,如马戏班开幕”。他于览云观胜之中,绘形绘色地描摹了太平洋的朝暾和晚霞落日。全文近八千字,开合有度,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比喻奇特,真正的大家手笔。

《飞渡太平洋》之前,董作宾另一篇约两千字的散文《芝城屠场》在《台旅月刊》第一卷第五期(1949年7月5日出版)刊载。1947年暮春,作者参观了芝加哥司威夫特公司。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屠宰公司,自动化程度很高,据说把活牛从大机器的这一头赶进去,那一头出来的就是牛肉罐头。虽然看到高度现代化的作业,但他坦言:参观“使人感觉不舒服”,“饱闻了浓厚的血腥气味,又饱看了残酷的屠杀方法,真教人欲作三日呕”。

20世纪40年代末,烽火连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变革的重要关头。董作宾从历史经历和个人体验中自有他的人生参透和世态了悟。《芝城屠场》中有对生命的悲悯:“孟子早就警告人们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话一点也不错。”《飞渡太平洋》中则是敬畏自然的浩叹:“在海阔天空中旅行,使你体认到宇宙的伟大,反映着人生的渺小;使你达观,使你看破红尘,因为你已经与尘缘隔绝。你可以涤尽万虑,而静观天空中变化无端的奇景。”

《全集》的单篇文章中,尚有与注重考据不同的文字。如:民间文学《西门豹故事的转化》《苦女吟》,民俗记录《南阳的“腊八粥”》《南阳民谣》,普及甲骨文知识的《皇帝可以没有头的么?》等,当归于散文的范畴。这类短文,质朴简明,通俗易懂,有的蕴含着对故乡童真岁月的追忆,有的散发出历史的深邃感,有的更兼有自然科学的理趣,显示了文史通才董作宾的渊博学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