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教授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这次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宗旨,针对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在教学行动中切实贯彻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参照这些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发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做比不做好,但做了不一定就成。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我在目标、模式、方法和策略等方面是做了充分考虑和精心准备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正如聂教授所说,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要紧。比如,对于高水平的学生,除了应当注意按原先的目标设计,进行史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外,更应该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水涨船高地加强理论素养的培育和思维逻辑的指导,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优的发展机会。这些,我确实没有注意到,平时也没往这方面想。看了聂教授的点评后,才恍然大悟,由此感慨:与其说时代向学生提出了挑战,不如说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今天,要做一个出色的中学历史教师是多么的不易!过去,我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授人以渔”,原以为已无愧于“市重点中学”的要求了,现在看来,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扩展。
在聂教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有些问题我也曾有过思考,但没有想得这么明白;有些问题是放在不同的研究主题中落实的。比如,关于对人物评价的转变,关于“国”的含义……,我已安排在探讨“曾国藩热”及曾国藩与清王朝,义和团运动中的众生相等专题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
这堂讨论课已过去一段时间了。我想,现在要做的是根据聂教授点评中所体现的精神与原则和目前学生的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学习、调整和准备,以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设计更加自觉,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和从容地应对即时出现的学生发展的机会与需求。聂教授在点评的最后提出“一打热热闹闹或不深不透的研究性学习,不如一次搞实、搞透的研究性学习”发人深省。看来,我们对拓展课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探究》的史实容量和能力要求还可在实践中按研究性学习的宗旨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www.xing528.com)
总之,统摄全局、捕捉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教学经验上的,只有不断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养,才可能真正对今天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