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通过比较对照,从中获得有益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黑格尔说:“类比的方法应很充分地在科学经验里占有很高的地位,而且科学家也曾依据这种推理方式获得很重要的结果。”日本科学家由熊常吉在动手改进锅炉中的“水流和蒸汽循环”时,与人体“血液循环”进行类比,把血液循环中的动脉和静脉的功能,用于锅炉与蒸汽的循环中,结果取得成功。同样道理,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实际上具有可比性的知识进行类比,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例如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要求学生类比两个文件的内容,分析它们的不同的历史命运。还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同样可在社会根源、革命任务、遗留问题等方面理行类比,由此得出结论:在民族独立与民主进程中,本国的封建主义与外国列强是革命的两大敌人,必须同时并举地彻底推翻,革命才能胜利。
通过对相关历史史实信息的收集、重新组合,通过积极联想、逻辑推理等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如: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三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中国人完成的,但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把这两段材料重新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展开讨论:三大发明在西方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强大动力,而在其故乡却并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得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新认识和新结论。这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把历史知识转化为规律性的知识。学生熟谙类比方法,对历史知识的反思就会深刻一些,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理性认识。比如一个学生把战国的商业发展与两宋时的商业及明清时的商品经济进行类比,推理出: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孕于战国和两宋,只能产生于明清时期。理由是战国两宋时的商业主要满足于上层社会的消费,只充当封建经济的补充,而明清时的商品经济是社会的普遍消费,生产的目的是进入市场,从而促进雇佣关系的产生。正是这种类比推理,使知识在迁移中衍生出新的思维,得出新的结论。
某位未来学家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往未来的道路不是我们沿着别人的指引走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改变传统模式下为学生“指引”“规定”未来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www.xing528.com)
①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②林毓奇2001年初给《教学研究》的贺词20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