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辉
【内容提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创造新知识的速率成几何倍率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不再能够适应未来时代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注定认为了生存,不得不终生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去自己学习,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使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界在进行不断尝试,实行课程改革。本文就历史课程改革发表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改革 新课标 历史教学目的 以史为鉴 史学功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创新的时代。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如何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就是教育界的重任了。
为了承担起这个重任,教育界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
中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说到教育改革,自然地,我们就会想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这两个词。的确,从“鱼”到“渔”的转变,是我们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方法传授的一个转变,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赋予“鱼”、“渔”更深刻的内涵。“渔”的目的抓“鱼”,我们要教给学生抓鱼的方法,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鱼”是他们应该抓的,抓“鱼”做什么,怎样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手段更有效地抓到这条“鱼”。(www.xing528.com)
以上的“鱼”、“渔”之说是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面对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我们也要明白我们自己的“鱼”和“渔”是什么,这样我们才好教学生怎样去抓鱼。
在《读者》杂志上曾经登了一篇名为《历史题该怎样考》的文章。同样的历史知识,但是中外考查的方法却截然不同:中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文章中还列举了一个日本的历史考题,考题是这样陈述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历史教学的差异,外国更重视发挥史学的功能,更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历史到底应该怎样教。我认为这个问题也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中心问题。
面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我们要给历史学、历史教育一个正确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先要知道“鱼”是什么。各门学科的分类,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定位.历史学科就是鉴古知今、使人明智的学问。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历史教育中一度出现僵化、教条的倾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成为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应该说,史学功能这—问题是老调新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毛泽东圈点《二十四史》等.已充分说明了史学的借鉴功能。中学历史教育更要发挥史学的借鉴性,使人明智。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不仅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渊源.更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吸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确定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定位后,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史学的重要作用,确立历史教育应有的地位。即“渔”。首先,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外,更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几何倍率增加,而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以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要透彻的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显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变化。在课程目标上,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全方位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轨迹、树立正确历史观、人生观。在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理、价值观方面,历史学科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在课程结构上,加强了学科整合并设置一些活动课,例如教材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活动课,就充分的体现了学科整合这一特点,同时还注意到古今的联系,以古知今,另外这一活动课在学生如何收集历史信息、历史材料方面也充分地体现了历史课改的目标。在学习方式方面,《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独立思考,以及对教材、教学等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依据《标准》,初中历史课内容相对精练简单一些,这样通过掌握知识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历史更贴近生活,历史课更贴近自我,将知识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我认为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习《标准》,领会精髓,以《标准》为依据,更好地进行教学。再次,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变,改变“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改变学生“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点。教学过程从结论式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如“历史意义”、“评价”等都是结论,有些结论学生不一定赞同,教师应该将的出结论的过程讲解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最后,教师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学生年龄小,有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理解不了,教师可以先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讲给学生,让学生头脑了有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再具体讲述每一个阶段的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育长期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灌输、掌握上,而没有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尽管史学观点在不断地完善、发展,教学方法、手段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而史学的功能却在不断地淡化以致削弱。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制度的变革、信息时代带来的获得知识的多渠道,都在呼吁古老的历史学重新焕发其年轻的朝气。怎样借鉴、怎样使人明智则是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怎样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怎样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是我国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