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学论丛第7辑:汉代文化层遗址及城门问题探讨

楚学论丛第7辑:汉代文化层遗址及城门问题探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汉代文化层堆积最厚,出土遗物多为汉代遗物,并且郢城遗址周边多分布西汉、东汉时期墓地及遗址,推断郢城城址主要使用年代为两汉时期。与1979、1981年工作相比,本次测绘工作采用了当时不具备的技术手段,因此在关于城垣长度、面积、护城河长度等数据与以往略有差异。另关于郢城城门的问题,一是北城门此次我们认为是水路城门;二是在西城垣并未发现城门遗迹。

楚学论丛第7辑:汉代文化层遗址及城门问题探讨

根据前期工作及此次勘探,可以判断郢城遗址的主体文化层为汉代,局部零星分布有战国时期文化层,但堆积较薄。并且,根据城址内建筑台基的分布、文化层堆积厚度、包含物判断出城内官署区、手工业作坊区的大体位置。衙署区基本位于城内中部,紧邻南北贯穿城中的主干水系S1西侧,与东城门正面相对,背靠西城垣。该区内夯土堆积深厚,探孔发现大量建筑材料,且夯土台基分布密集,包含台基FT2、FT3、FT4、FT5,面积约为74000平方米,约占城址(含城垣)总面积的3.9%。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官署区南侧,包含台基FT6、FT10,该区分布大面积烧土堆积,部分区域烧土堆积约有1米厚,分布面积约92000平方米,约占城址(含城垣)总面积的4.8%。(见图八)

关于郢城城垣的修建年代,我们可以从DM1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见图九、十),其中DM1:1、DM1:7筒瓦,DM1:3板瓦与纪南城出土的战国晚期筒瓦、板瓦相近,可以推断郢城城垣修筑的年代不会早于战国晚期;另DM1④层叠压在城垣夯土之上,可知城垣修筑年代不会晚于此文化层,由于未能大规模揭露发掘,此层包含物较少且不成型,仅存少量器物渣滓,推测其时代为西汉文化层。结合“白起拔郢”这一史实,秦国攻陷楚国国都纪南城之后,势必不会容许与秦都城同级别的战败国大城存在;将该地纳入自身版图后,应会按照秦国体制,重新筑城,进行统治。因此,郢城的级别在当时应属地方郡县城池。修建年代区间在公元前278年至秦朝统一六国之前,亦属战国晚期晚段。

关于郢城遗址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废弃年代。根据最近一次勘探工作,郢城城址最早建于战国晚期。其汉代文化层堆积最厚,出土遗物多为汉代遗物,并且郢城遗址周边多分布西汉、东汉时期墓地及遗址,推断郢城城址主要使用年代为两汉时期。城内未发现晋代遗迹遗物,周边此时期墓葬也极少发现,推测其东汉之后就已经废弃。

黄盛璋先生根据“江陵行邑大夫玺”指出,江陵设邑最早来自楚,时间在战国晚期,秦南郡治所最初在郢城,后来郢城改为“郢县”。[6]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王政二十年的南郡文书秦简《语书》所记的“江陵”,更是确证了秦时已有“江陵”之名。[7]朱俊英先生根据郢城遗址及周边秦汉墓葬等考古资料,进一步重申“郢城是秦之南郡的首府和西汉的江陵县城”[8],郢城近郊西汉墓凤凰山M168、高台M18、谢家桥M1出土的“告地书”牍中屡见“江陵”[9],这些墓葬与郢城遗址的位置关系也更指向了郢城遗址即汉代的江陵。

与1979、1981年工作相比,本次测绘工作采用了当时不具备的技术手段(全站仪、RTK),因此在关于城垣长度、面积、护城河长度等数据与以往略有差异。另关于郢城城门的问题,一是北城门此次我们认为是水路城门;二是在西城垣并未发现城门遗迹。

郢城城址保存较好,是长江中游地区秦汉时期代表性的郡县级城址,其西北为楚纪南故城,其西南为明清时期荆州古城,也是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绝好例证。

(作者单位:荆州博物馆

【注释】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资料。(www.xing528.com)

[2]刘彬徽:《江陵郢城内出土王莽时期的文物》,《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3]江陵郢城考古队:《江陵县郢城调查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4]荆州博物馆:《荆州郢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试掘简报》,待刊。

[5]表中所列文物点为荆州博物馆馆藏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在册资料。

[6]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8]朱俊英:《略论郢城的时代与性质》,《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江汉考古》1998年增刊。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