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越)锗(剑),生(青)絇(缑),絔,,□,(疏)纙(罗)之(带),(疏)罗之 仰天湖简23
2.一吴(将)(剑),缟(带)。一索(楚)者(剑),□ 安岗简M1-4
3.一奠(郑)弓 包山简260
4.二(秦)弓,弦。用矢,(箙)五秉 曾侯乙简5、9、20、68
一(秦)弓,弦。矢五秉 曾侯乙简48、56、86、9700
5.一晋杸(殳),二旆,屯八翼之 曾侯乙简14、17、30、68、84、91
6.一楚甲,吴组之縢 曾侯乙简126
三真(顶)楚甲,紫巿之縢 曾侯乙简127
一索(素)楚甲,紫巿之縢 曾侯乙简130
7.三吴甲,屯紫縢 曾侯乙简43(www.xing528.com)
三真(顶)吴甲,吴组之縢 曾侯乙简127
一吴甲,索(素),吴组之縢 曾侯乙简129
例1的“锗”,史树青先生指出“”与“越”通,作地名解。[1]“越”下二字,李守奎先生释作“锗剑”,读为“铸剑”。[2]“锗剑”应是某种铜剑的名称。“越”表示越国制造或越式。“锗剑”之下的简文是对“锗剑”形制、装饰的说明。“生絇”疑指剑手柄上的丝质包裹。田河先生将“絇”读为“缑”,《说文》:“缑,刀剑缑也。”该墓出土的铜剑柄上有织物“绷缑”。[3]“,囗”疑指剑璏和剑,出土铜剑的鞘末端有无纹饰的玉,鞘中部有饰谷纹的玉璏。“疏罗之带,疏罗之”当指剑带。
例2的“将剑”、“者剑”都是当时的剑名。“吴将剑”是指吴国制作或吴式的“将剑”。“者剑”当即例1中的“锗剑”。“索”,与例1中的“越”地位相当,似当读为“楚”。“索”、“楚”音近相通。楚从疋得声,郭店楚简《五行》“疋膚膚”,马王堆帛书《五行》作“索纑纑”[4]。简文“楚者剑”即指楚国制作或楚式的“者剑”。安岗1号楚墓出土铜剑2枚,长度、形制不一,当即简文所记“吴将剑”和“楚者剑”。
例3的“奠弓”之“奠”,整理者读为“郑”。[5]“郑弓”指郑国制造或郑式的弓。包山2号楚墓出土2件弓,一为半月形,另一件是马鞍形。半月形弓楚墓常见出土,马鞍形弓则少见,推测马鞍形弓可能是遣册所记“郑弓”。
例4的“弓”,整理者指出,“”即秦国之“秦”的专用字,“秦弓”见于《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6]曹菁菁先生认为“秦弓”可能是指一种产于秦的强弓。[7]曾侯乙墓的东室、北室分别出土25件和30件木弓,形制基本相同,大小不一,都是实用器。曾侯乙墓东室代表寝宫,北室主要放置车马器,因此东、北两室的弓可能分别属于寝宫护卫和军事征战。
例5的“晋殳”,整理者认为“晋”疑与《考工记·庐人》“凡为殳……参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五分其晋围,去一以为首围”的“晋”字义近,指套在殳上的铜帽,“晋殳”是两端有铜套的无刃殳。墓中出土14件无刃殳,都是起旆旗之杆的作用的。[8]白于蓝先生认为“晋殳”可能指北方晋国或晋地形制的“殳”。[9]
例6、例7的“楚甲”、“吴甲”,整理者指出墓中出土有皮质的人甲与简文所记相合[10]。田河先生认为“楚甲”、“吴甲”就是楚地、吴地所造之甲,也有可能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甲胄样式[11]。简文与甲记载一起的“縢”,整理者考释引《礼记·少仪》“甲不组縢”[12],田河先生认为应是编联缀合甲胄片用的绳带[13]。
文献记载有以国名、地名为修饰词的兵器名。如吴戈、秦弓,《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带长剑兮挟秦弓。”吴戈、秦弓应该都是当时有名的兵器。《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例举了不同地区的精良利器。蜀刀、吴刀,《汉书·酷吏传》:“欲请蜀刀,问君贾几何。”《吕氏春秋·恃君览》:“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楚剑,《史记·范雎传》:“昭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吾恐楚之图秦也。’”这段话也见于《说苑·指武》:“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慓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汉简中也见有一些以地名为修饰词的兵器。如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从器志》牍记:“越服矢一笥,缯缘”,整理者认为“越”是民族名称,两广地区为当是越族聚居地,“越服矢”即为本地所产箭袋和箭镞。[14]《从器志》牍又记有“越筑”,“越筑”如整理者所言,是越人制作或使用之筑。居延汉简记有“济南剑”,指济南锻成剑。[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