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和中国艾滋病流行概况,明确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紧迫性。
(2) 进一步了解与辨别风险因素及危险行为。
(3) 根据多部门政府机构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内需解决的问题。
(4)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间协调的紧迫性与任务。
携手迎接挑战
——多部门合作的重要性与挑战
一、艾滋病特性
(1)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他疾病的状态。
(2)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等)。[BT3][STHZ]
(1) 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有一人感染HIV,每天有1.1万人感染HIV,与此同时,每天有8 000名感染者丧命。2006年世界艾滋病流行情况如图1-1所示。
(2) 40%的患者为15~24岁的年轻人。
(3) 2005年有近290万人死于艾滋病,创历史最高纪录,死者多为25岁左右的年轻人。
(4) 感染人数在东亚、中亚和东欧显著增加。
(5) 共用毒品注射针头和不安全性行为使得HIV感染人数显著增加。
(6) 防范“榜样”国家疫情反弹。
(7) 乌干达国内的HIV感染率曾稳定或下降,近年来却呈现抬头趋势。
三、中国艾滋病疫情
(一)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1) 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2007年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如图1-2所示。
(2) 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
(3) 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
(4) 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5) 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据专家预测,如果中国继续让艾滋病疫情以这种速度蔓延,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人。
(二) 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新变化
(1) 艾滋病的性传播比例大幅上升。
(2) 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
(3) 性传播上升,意味着今后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将会大大加快,而且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4) 持续高流行:如果HIV在性工作者中保持比较高的流行水平,其他人群中的HIV流行也会升高。
(5) 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
(6) 艾滋病疫情正在向青少年人群转移,妇女成为传播的主体且比例逐渐上升。
四、国家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相关行为
(一) 政府面对艾滋病疫情的新变化的做法
(1) 中央政府进一步重视,制定了“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艾滋病防治基本策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2006—2010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2) 财政投入逐年加大。
(3) 出台“四免一关怀”政策。
(4) 相关部委加大了组织宣传工作的力度。
(5) 建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
(二) 目标与任务
国家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目标与任务是:到2010年将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艾滋病防治条例》强调:
① 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② 有关部门承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进行考核、监督;
③ 鼓励非政府组织及个人、企业参与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三) 我们面临的问题
(1) 人群中有百分之几的人接受过艾滋病宣传与教育?
(2) 15~49岁年龄组人群中有百分之几的人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查?
(3) 有百分之几的孕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过预防母婴传播的服务?
(4) 有百分之几的注射吸毒者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服务?
(5) 有百分之几的高危性行为者使用了安全套?
(6) 有百分之几的性工作者接受过预防服务?
(四) 中国防治控制艾滋病的障碍
(1) 对艾滋病人存在着比较广泛的社会歧视。
(2) 省、地(市)、县有效实施干预、治疗、对病人关怀的能力有待提高。
(3) 对艾滋病的评估能力有待提高,监督力度要加大、加强。
讨论:
(1) 您认为导致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 直接因素—— —— —— ——。
②中性因素—— —— —— ——。
③间接因素—— —— —— ——。
(2)有效扩展艾滋病预防工作面临的障碍有哪些?
①国家的因素—— —— —— ——。
② 社会、个人的因素—— —— —— ——。
(五) 我们应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
(1) 牢记艾滋病疫情不是静止不变的。
(2) 对每种关键人群制订相应的战略计划。
(3) 危险人群的高流动性要求建立大规模、长期性的预防项目。
(4) 争取相关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参与支持。
(5) 争取舆论领袖、政策制定者、监管者的支持。
(6) 调动资源提升公共意识,帮助和支持针对弱势群体的目标干预,减少羞耻感和偏见。
(7) 对行为改变进行督导。
(8) 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和帮助——预防和关怀互相补充。
五、艾滋病防治的多部门合作
(一)全面的艾滋病防治规划
全面的艾滋病防治规划如图1-3所示。
讨论:如何进行多部门合作?
游戏:建塔(规则见本节后阅读材料)。
(二)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3) 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价。
(4)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5)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三) 进行多部门合作防治艾滋病的原因[
1. 疾病本身的特点
(1) 没有治愈药物和有效的疫苗。
(2) 潜伏期长,并有传染性。
(3) 与人的行为有关,可以预防。
(4) 导致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
(5) 导致人均期望寿命降低。
(6) 导致贫困、家庭解体、孤老等社会问题。
(7) 对社会经济发展、安全和稳定的长期影响。
艾滋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的行为相关,与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相关,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仅仅靠医疗系统和医务工作者不可能解决艾滋病蔓延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2. 国际经验
非洲的经验——制定政策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学行动:大多数国家最开始对艾滋病的反应都是将其视为一个医学问题。
第二阶段——公共卫生行动:随着流行的深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认识到通过单纯的医学途径来预防和关怀艾滋病是不够的。
第三阶段——多部门反应:在流行的稍后阶段,艾滋病病人开始出现死亡;艾滋病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励所有的政府部门参与艾滋病的预防;非政府组织显示了越来越明显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以治疗和预防为重点:更多地强调有目的的预防干预措施,并包括相关的伦理和资源问题。
3. 中国的实践中国政府的承诺与行动如下。
(1) 高层领导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并与感染者会谈、握手,成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为国艾办)。
(2) 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四免一关怀”政策。
(3) 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
(4) 应建立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与社会环境。
4. 综合防治的需要
艾滋病的防治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
(四) 多部门合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政策、社会环境需要改善。如安全套的使用、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治疗等还与有关政策冲突。
(2) 艾滋病防控机构的职能有待深化。需要进一步探索艾滋病防控的方法,深入社群、社区开展行为干预,转变观念,寻求更多的资金保障。
(3) 多部门参与未成型。各部门都在制订各自的战略和工作计划,但是我们需要更多地讨论:一起做什么?如何做?
(五) 多部门合作面临的挑战
(1) 政府重视不够:说得多,做得少。
(2) 领导对形势估计不够。
(3) 存在某些官僚行为。
(六) 如何调动各部门领导
(1) 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部门常规。
① 纳入常规(mainstreaming)意味着全面了解艾滋病疫情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对现有的常规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抓住一切机会推动国家和地区的艾滋病应对行动。
② 纳入常规的意义。
a. 明确部门的责、权、利。
b. 有利于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保证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关怀的可持续性。
c. 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
d. 有利于筹资。
③ 纳入常规的原则。
a. 发现部门的相对优势:我们擅长做什么,是否做得最好?
b. 与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果不是我们的专长,谁可以合作?
c. 如何切入,开展工作:与合作伙伴一起找到最佳结合点。
(2) 间接解决艾滋病流行的问题,开展干预工作。强调发掘影响艾滋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减少其负面影响,间接解决艾滋病流行的问题(如通过推动性别平等,减少贫困等)。
(3) 加强能力建设。
(4) 增加信息的沟通和透明度。
(5) 加强协调。
(七)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所涉及的部门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所涉及的部门有:①中宣部;②国家发改委;③教育部;④科技部;⑤国家民委;⑥公安部;⑦民政部;⑧司法部;⑨财政部;⑩劳动保障部; ⑪ 建设部; ⑫ 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 ⑬ 农业部; ⑭ 商务部; ⑮ 卫生部; ⑯ 国家人口计生委; ⑰ 工商总局; ⑱ 质检总局; ⑲ 广电总局; ⑳ 食品药品监管局; ㉑ 新闻办; ㉒ 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总部后勤部; ㉓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㉔ 中国红十字会。
讨论:
(1) 请选出你所熟知的一个部门,并说出这个部门在防控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并分析相对的优势与困难。
(2) 这个部门所做的工作可能会以何种方式加剧这些危险因素?
(3) 这个部门又有何优势可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4) 分析以下影响多部门合作的直接因素、间接/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中有哪些相对优势与困难(见图1-4)?
(5) 哪些部门应该与你刚提到的部门紧密协作?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
为全面贯彻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38号)、《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17号),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下,形成良好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确定部委成员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
一、共同职责
参与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本系统艾滋病防治规划;组织开展本系统职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参与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调研和督导;承办委员会议定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部门职责
(一) 中宣部(www.xing528.com)
(1) 参与研究制定全国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有关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协调和指导地方宣传部门和有关宣传、新闻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二) 国家发改委
(1) 参与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规划,并负责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对艾滋病防治、科研机构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把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防治机构基本建设支持项目列入中央基本建设计划。
(3)把具备产业化条件的艾滋病防治科研成果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予以支持。
(4)负责组织国内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和设备的生产、储备。会同卫生部确定生产国产艾滋病药品的定点企业及药品品种清单。
(5)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负责组织确定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内的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和设备的价格。
(三) 教育部
(1) 负责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2) 研究制定艾滋病患者遗孤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少年就学的有关政策。
(3) 做好外国留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4) 组织协调医学院校做好艾滋病防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四) 科技部
(1) 会同财政部将艾滋病重点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攻关支持范围。
(2) 配合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
(3) 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纳入科普宣传工作计划。
(4) 负责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等研究开发工作。
(5) 负责组织开展中、西医治疗艾滋病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工作。
(6) 负责国家艾滋病防治科技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交流工作。
(五) 国家民委
(1) 负责在民族地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有关调查,提出改进意见,协助处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2) 编写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民族语言的宣传材料。
(3) 负责安排指导主管宣传教育的单位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 公安部
(1) 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吸食注射毒品、非法采供血等违法犯罪活动。
(2) 在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对看守所、戒毒所等的被监管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3) 将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对看守所、戒毒所的监管民警和医务人员以及治安、刑事、禁毒等警种民警的岗位培训内容。
(4) 会同卫生部门,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列为新入所的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做好艾滋病检测工作,并提供相关信息。
(5) 配合卫生部门,对看守所、戒毒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进行医学管理,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
(6) 配合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委共同做好海洛因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7) 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在公共场所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七) 民政部
(1) 负责对因艾滋病致贫、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艾滋病患者给予生活救济。对艾滋病患者遗孤给予生活救助,并指导地方开展安置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中,会同教育部共同落实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2) 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政策,做好艾滋病防治民间组织的注册和管理工作。
(3) 会同卫生部门做好接受救助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艾滋病监测工作。
(八) 司法部
(1)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出入监(狱)、(劳教)所教育内容,对羁押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艾滋病监测工作,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列为新羁押人员常规检查内容,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相关信息。
(3)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卫生部门对监狱、劳教场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进行医学管理,对不予或不能实施保外、所外就医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
(4)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司法援助。
(九) 财政部
(1) 制定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政策,明确中央、地方经费投入及管理职责。
(2) 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负责安排应由中央财政承担的艾滋病防治经费,并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效益评估工作。
(3) 督导和指导地方财政安排相应的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
(4) 配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有关部委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5)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的进口和国内生产销售的相关税收政策。
(6) 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奖励、补助政策。
(7) 会同卫生部研究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目录。
(十) 劳动保障部
(1) 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为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2) 对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积极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3) 会同有关部门在城镇职工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
(十一) 建设部
(1)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建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做好建设工地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2) 支持在城市社区、公共场所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十二) 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
(1) 利用机场、车站、码头及交通工具等场所,采用多种形式对旅客和司乘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2) 配合卫生部做好艾滋病监测工作,依法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十三) 农业部
(1) 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将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
(2) 会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3) 会同财政部门、扶贫办制定有关规划,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扶贫(农业开发)项目,支持重点地区以及因艾滋病造成贫困的家庭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十四) 商务部
(1) 优先安排有关艾滋病对外合作项目的立项、审批,并协调运转。
(2) 促进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技术进出口与合作。
(3)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
(4) 负责牵头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艾滋病治疗药品强制许可谈判。
(十五) 卫生部
(1) 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共同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
(2) 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3) 负责组织艾滋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
(4) 负责艾滋病防控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对医疗卫生人员及其他各类从事艾滋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和管理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5) 负责为农民和城镇中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负责艾滋病治疗工作的组织管理。
(6)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和应用。
(7) 定期发布全国艾滋病疫情信息。
(8) 组织卫生系统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
(9) 组织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
(10) 指导基层社区制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11) 承担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六) 国家人口计生委
(1) 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各级各类计划生育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
(2) 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的干预措施。
(3) 研究具有预防艾滋病作用的新型避孕技术,并负责研制、引入、推广和监测的组织实施。
(4) 组织实施、推动安全套社会营销试点工作,制定有关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5) 与卫生等部门共同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十七) 工商总局
(1) 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娱乐和服务场所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
(2) 制定鼓励预防艾滋病公益广告政策,支持推广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广告宣传。
(3) 依法加强对涉及艾滋病防治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医疗服务广告、公益广告的监督管理。
(十八) 质检总局
(1) 开展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2) 依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卫生检疫监测和对出入境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有关特殊物品进行卫生检疫监管,依法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3) 对安全套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
(十九) 广电总局
(1)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指导防治艾滋病广播电视宣传教育节目的制作播出,督促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将防治艾滋病知识内容列入日常宣传工作计划,并进行检查。
(2) 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二十) 食品药品监管局
(1) 负责对治疗艾滋病的药品、诊断试剂以及安全套等预防用品的审批、质量监督。对预防、诊断、治疗艾滋病的试剂、仪器和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处理。
(2) 简化安全套经营审批程序,提高安全套质量。
(3) 做好海洛因成瘾者维持治疗药品美沙酮的供应、监督管理等工作,将以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纳入药物滥用监测范围。
(4) 对进口、捐赠的艾滋病防治药品、试剂、设备进行快速审批。
(二十一) 新闻办
(1) 组织、指导、协调中央对外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对外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外宣传报道防治工作的成果、经验、重大活动以及有关新闻信息。
(2) 负责组织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新闻发布会。
(3) 收集、分析国外媒体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的舆情。
(二十二) 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总部后勤部
(1) 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做好军队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2) 协助和支持地方做好有关防治工作。
(二十三)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1) 组织和动员全国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 根据各自工作对象,做好职工、青年、妇女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3) 依法维护职工、青年、妇女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十四)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1)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
(2)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关怀救助工作。
(3) 动员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青少年和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材料二
建 塔 游 戏
时间 30分钟。
教学目标
· 通过游戏,帮助学员达到以下目标:
· 认识到防控艾滋病的目标要有明确的标准;
· 认识信息沟通的重要性;
· 充分理解多部门合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让大家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在建塔结束后引导大家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思考。
教学难点
· 开始组织分组,确定组长的过程各组进度不一致;
· 如果学员中领导过多,可能真正动手的人很少;
· 对建成的塔进行好差排序时,可能在不同学员之间存在不同意见。
教学方式
· 参与式教学,动员学员积极参与;
· 启发式提问,让学员理解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 先选出2名学员作为标准制定员。选出的2名学员将制定游戏标准(即建最好的塔的标准)并记录下来,但不能公开标准。
· 将剩余学员分组:按照学员来自的地区或者1、2、3、4报数等方式将学员分组,每组保证为7~10人,同一小组的人员围在一张桌子周围。
· 每个小组由组内成员选出一名组长后,由组长指定一名组员领取1千克废报纸、胶带和剪刀。
·介绍游戏规则:各组组长以最短的时间去标准制定员那里询问建塔标准,每位组长只能问三个问题,标准制定员只能回答“是”或“否”;组长回来传达标准,并请各个组成员在25分钟之内只用所领取的工具建立起一个塔,教学人员到各个组进行观察并答疑。
· 25分钟结束以后,请各个小组停止建塔,将各个组所建的塔统一摆放到指定地点。
· 最后由标准制定员公布建塔的标准,请各个组长介绍本组所建塔的意义及过程,并评选出所建的塔的优劣。
· 针对“如何才能建成一个好的塔”对学员进行单个提问,并将重要结果记录在纸上,引导学员明确标准制定、信息沟通与部门合作的重要性。
本部分总结
艾滋病防治工作好比建塔,在建塔之前我们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应尽量标准化,以此才能明确我们要建造什么样的塔。之后组长要尽量把信息准确传递,大家应分工负责,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一个漂亮而有意义的塔。通过本游戏我们可以了解明确的目标标准和部门合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需要准备的材料
课件、废报纸、胶带、剪刀、白纸、记录笔、大夹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