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意象为主要思维工具的思维活动。语文教材,尤其是其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语文阅读也时刻伴随着形象思维。因此,激活形象思维就成了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形象思维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想象。想象是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特点是生动的再造性和独特的创造性。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4]
想象尤其是创造想象是语文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因为阅读教材只是一系列语言符号的集合体,不像绘画、雕塑、舞蹈那样可以提供直观的形象去让人展开认识活动。读者只有根据语词提供的信息,启动相关的审美阅读图式,通过再造性想象,再造出与这些语言符号相应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才能获得对语言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进而才有可能深入到作者写作的心灵世界,探求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在阅读中,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即使是议论文,也反映了社会生活情景,也有背景材料,阅读议论文也不能离开想象。
想象伴随着语文阅读的始终,就语文创新阅读来讲,它主要体现在“空白”想象和发散想象两个方面。
(一)“空白”想象
所谓“空白”,主要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空白”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
格式塔的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的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和“不完满”的“形”给欣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造成更大的刺激效果。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是举世公认的稀有之宝,那两条断了的手臂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画中,画家们为了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欣赏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能得到较之整个画面还要多的艺术韵味,被西方称作“未完成的杰作”。因为它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它的“空白”之处。故中国古典画论中有“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因此,在创新阅读教学中,按照格式塔“完形压强”理论,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创造想象,填补这些“空白”,促成“完形”,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新阅读的成果。
1.对教材中的文字“空白”展开想象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壁上的对联时是这样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教学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据有关资料上介绍,放在长桌上的那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副对联宣扬的是理学家的自我修养的标准。那么,鲁迅为什么不直接写书房的对联如何如何,而故意写其中的上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呢?这是作者设置的一处空白。引导学生联系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冷酷与摧残,便不难想象,鲁迅描写这副“不全”的对联,实际上是对鲁四老爷的辛辣讽刺。这处空白含蓄地告诉我们,在鲁四老爷心目中,理学家的自我修养的标准只是个幌子,他并不想去实行。
2.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空白”展开想象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演变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有的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谋篇布局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这些“空白”。
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文中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孔乙己究竟是怎么死的?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进行思考,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着作者独特的感情。
到这里学生的想象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填充这一情节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的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Q、祥林嫂之死相比较,认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眼里居然平淡得不值一提。
3.对作品中思想感情的“空白”展开想象
在一些文章中,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想象。巴金的《灯》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寄寓深刻哲理的散文。作者托意于物,用细腻的文笔,写自己从睡梦中惊醒后看到的黑夜中的几点灯光,写自己见到灯光的感受,写欧洲古代传说里有关灯光的故事和友人投河遇救的故事,一层一层地抒发了作者从“苦闷”到“微笑”的心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中启发性、暗示性的语句进行联想和想象,去创造性地挖掘作品中隐藏着的“言外之意”,从而体会“灯”的象征意义。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开头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这就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以填补作品中这一思想感受的“空白”。作者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掌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势,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课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空白”展开想象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对父亲的肖像没有做详细的描写,只用极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这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中去想象这位进入暮年、老态龙钟的父亲为给儿子买橘子努力挣扎攀登月台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还可创造性地想象“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进而想象到千千万万个旧知识分子困顿的生活以及当时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www.xing528.com)
5.对诗歌中隐含的艺术“空白”展开想象
在文学作品中,诗歌更凝练、更含蓄,诗句的跳跃性使诗歌本身呈现出更多的空白。如《登鹳雀楼》一诗,四句二十个字,展现了一幅多么广阔的情景,显示出深刻的哲理光辉和进取精神。以“黄河入海流”一句为例,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尤其需要创造想象,才能映现出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那汹涌奔腾、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旺盛的生命力和高昂的激情,才能理解登楼远眺的诗人面对气势恢宏的壮景所产生的无限遐思与奔涌的情感。创造想象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将知识引申和深化,使思维的创造力得到爆发。
在有些诗歌中,作者不实写,仅仅在虚处着笔,让读者去想象,去感受和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收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同时,这首诗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认真分析。如对“尘网”“羁鸟”“樊笼”的理解,就要求学生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经历,才能正确理解诗中对黑暗现实和官场生活的批判和否定,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体来看,在创新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艺术“空白”,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有目的地巧置“空白”,充分利用板书、质疑等各个教学环节,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创新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发散想象
发散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心理成分。它的特点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想象,让思维多向流动,以便获得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
这种想象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允许对问题标新立异,在方向上可以“海阔天空”“异想天开”,从已知的领域去探求未知的境界。所以,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发散想象对于打破思维定式,开阔阅读思路,培养思维的挑战性与创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尤其需要发散想象。因为作品中形象、主题和思想感情的不确定性,需要作者放开手脚,打开思路,从不同的侧面和方位去思考,从而发现许许多多不同的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发散想象的形式有:
1.对现成结论提出挑战
《项链》中的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是一个具有极强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对于这一定论,可以运用发散想象去质疑:路瓦栽夫人真的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吗?课文中讲到她为不能讲究打扮而感到不幸,为不能过高雅奢华的生活而痛苦,为没有参加晚会的穿戴而郁闷忧伤,结果才造成以后一连串的不幸。看来原结论果然不错。至此,仍可以继续想象:路瓦栽夫人仅仅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吗?
比如说,在舞会上丢失了朋友的项链后,她没有躲避,没有赖账,没有买一挂假项链还给朋友,也没有自杀,而是努力设法赔偿,然后又用自己的劳动和节俭来还债。连作者自己也说:“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这不是说明了她性格中不仅有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一面,也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战胜自己的一面吗?
通过这样的发散想象及在反复阅读中进行验证,说明这一想象的结果是很有价值的,它不仅促使学生去认真研读课文,加深认识,还开拓了思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收获。
再比如,《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慈祥平和能直面惨淡人生、既疼爱儿子又得到儿子爱戴的父亲形象。但我们也不妨试问:父亲真的疼爱儿子吗?儿子真的爱戴父亲吗?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又有数次上京的经验,做父亲的却如此不放心,先是要茶房陪着同去,后来索性亲自去送行。父亲若是真心疼爱儿子,就应给他以培养自立能力的机会。况且,既然父亲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也应该懂得教育儿子早日自立。还有,课文中在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时写道:“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当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时,“我”却觉得他小看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这能说明儿子爱戴父亲吗?从以上分析看,这一发散思维的结果确乎有点道理。为了取得进一步的验证,还应再从课文中寻找自我反驳的论据。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可知,《背影》的故事发生于1917年,正值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父亲对单身独往北京的儿子极不放心应该是人之常情,当时的父亲,丧母失业,一身重债,光景惨淡,再经不起雪上加霜的风险,因此他用了双保险的办法送子北上。何况,当时的父亲,精神极度痛苦和空虚,儿子的北上使父亲更加孤苦寂寞,即使能与儿子多待上一会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出于这种心境,他送儿子一程应该无可指责。另外,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去苛求中国的旧知识分子,也是不妥的。经过这一番发散性想象,已经可以认识到“父亲不真心疼爱儿子”是站不住脚的。再来看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当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时,儿子对父亲给予他的精心照顾与关切不够理解,认为父亲说话不漂亮,小看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但时至今日,经历了人生沧桑的“我”,对当时的情感进行了再回味,再体验,对父亲在那样的特殊背景下所做的一切有了深切的理解,并因自己未能体谅父亲的一片苦衷而时时流露出自责的情感,这种自责正好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戴之情。
看来,“儿子不爱戴父亲”的结论也不成立。以上的发散思维的结果虽然没能推倒原来的结论,却使学生对原结论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对思维定式提出挑战
培养学生的发散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式,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力求得到合理的然而又是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课文《愚公移山》是通过“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可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发散想象:愚公为什么不移屋?既然愚公“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把家搬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思维定式的一种挑战。当大家都围着“移山”与“不移山”两个观念打转转时,有些学生却能跳出这个圈子另辟蹊径,提出是“移山”还是“移屋”的问题。当然,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愚公不移屋而移山是有他的道理的。从历史角度看,环境不允许,还有旧的乡土观念的影响;从题材看,本篇是神话故事,只是表明古代人民崇尚“见难思变”,鄙视“见难思迁“的思想意识。但这毕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对深入理解课文也大有好处。在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之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排除思维定式影响的能力,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阅读课真正起到锻炼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