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变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改变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性阅读教学习惯于“满堂灌”,习惯于“填鸭”,忽视学生这一阅读主体。教学方法上,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废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点拨式”,启发诱导学生对选文质疑问难、自由讨论。总之,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所培养出来的这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是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改变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阅读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整体中的重点、难点和弱点。对于中学生能否进行创造性阅读,目前的语文界尚无定论。笔者以为,当代中学生可能有创造的精神,也可能有创造的意识,但如果仅凭这些就把中学生对课文的新发现、新见解视为创造性阅读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中学生能在前人或他人的基础之上读出问题,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理解和答案,这只能视作一种创新,所以,可以把它叫作创新阅读。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的教学。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的接受性阅读教学而言的。接受性阅读教学习惯于“满堂灌”,习惯于“填鸭”,忽视学生这一阅读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接受课本上的和语文教师的现成答案,不对阅读篇目进行深究质疑,不敢进行大胆的批判,当然也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在接受性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只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创新阅读教学则完全打破了接受性阅读教学单一、封闭、呆板的局面,采用开放式教学,把学生视为阅读课堂的主体,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赋予学生以质疑问难和切磋讨论的权利,诱发中学生的探索动机,让他们去探新求异,寻求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答案,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见解。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思想,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教学观念上,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成果,赋予中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并对语文教材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权利,不是教师主宰一切,而是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共同活动在阅读课堂上。教学性质上,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不再是一种沿袭式、接受式的阅读教学,而是一种探究式、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对作品涵泳体味,读出问题,读出新意。教学模式上,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师生平等条件下的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创新为重点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废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点拨式”,启发诱导学生对选文质疑问难、自由讨论。具体来讲,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敏锐地从文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诱发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其表现方法上的独到感受,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突破习惯性看法,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www.xing528.com)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宗旨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宗旨的教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一,独立精神。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人云亦云。其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阅读教材敢于发现、敢于质疑,敢于批判,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名篇、不盲从课本上的现成答案,不盲从语文教师的意见。其三,求新精神。爱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阅读课堂上打破陈规,克服定式,标新立异。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指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其一,语文创造性阅读能力。它包括语文评赏能力和语文借鉴能力。语文评赏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对文章从思想观点到语言文字、风格特点的评价和鉴赏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深化。如果说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如实的认识,是使主观认识逐渐符合客观实际的思维过程的话,那么评赏能力则是以阅读者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来评价、鉴别、赏析读物的好坏、是非与美丑,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语文借鉴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语文阅读能力,它是阅读者从文章中受到启示,通过推导、发现,提出或解答超出读物原意之外的新问题,获得创见,并得以借鉴的能力。它不仅仅在于对读物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的评赏,主要在于通过阅读,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认识。其二,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语文阅读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得出一种新见解的心理过程。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能力系统,与其他学科相比,它主要包括创造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由于文本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参与。

总之,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所培养出来的这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是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