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教育是伴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创新素质培养为其根本任务,旨在开发沉睡在人体内部的创新资料,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所谓的创新素质的开发,指在写作活动中,以实现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通过理念创新、环境创新、课程创新和教法创新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定义强调:一是写作活动与创新素质的关系,创新素质的开发应在写作活动中有序进行;二是写作活动核心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一)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近年来,人文性或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中都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国最早关于“人文”一词的记载出自《周易》,其中“人文化成”是指通过文明精神的教诲对人进行教化并使其达到成长、成才的作用。人文教育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个人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人文素养,也称作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精神主要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形式体现,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式。写作活动中的人文教育,是指教师将写作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然后促使学生形成人文意识,提升人文素质,体验、记录、反映和创造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融言语情感、言语体验及言语实践于一体的活动。即通过长期的情感陶冶、责任感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观的熏染等人文教育的方式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体是人,人最本质的需求是认识自我,因此,要正确对待自己,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这种内在转化和外在体验的过程不仅是个体的成长过程,还是社会群体文化跨越新台阶的过程。
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写作活动,充满了人性的魅力,能给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过程。当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智,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富有生命的含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拓人文精神,了解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组织写作的空白和自己的经验,抒发自己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具体来说,写作活动主要从三方面来体现人文性:第一,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写作活动应该立足现代化建设,放眼全球文化视野,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新时代人文精神。第二,学生个性化成长方面。写作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调整并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以学生为本,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第三,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期望方面。写作活动必须结合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和要求来有目的地、系统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纵观当今知识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当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能够适应当代学习型社会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要将“以生为本”视为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的理念既包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又包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的写作活动关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的培养,反对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的正常成长。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写作和自由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不仅提倡学生应不受时间、地点、文体、字数的限制进行写作,还鼓励学生写随笔、评论。(www.xing528.com)
“以生为本”的写作活动理念要求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服务”的观点。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起点来设定学生学习的预期目标,同时对社会要求、学校及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目标与现实间的差异研究,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的方案。其次,写作活动要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适应当代学习型社会中“知识快速更新”的格局。再次,教师要准备动态的写作活动方案,包括备课的、上课的及课后评价的动态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和谐发展。[3]
(三)强调信息技术的利用
随着进入智能社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变得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成熟,语文教学无论是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乃至师生互动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整合,一方面指的是教师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另一方面,指的是实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培养学生迅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扩展学科知识面的能力,对社会生活具有高敏感反应能力等创新素质方面起重要作用。正如彭坤明所述,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崇高的献身精神;具有创业精神与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能够对创新需要的敏锐预测与准确把握;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并勇于挑战;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有效的知识综合;遵循创新规律与科学素养;具备规范的创新行为与人文关怀、科学的创新思维与艺术修养、个性的张扬与良好的心理品质。”[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主要有: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基于卫星、电视、广播的远程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基于多媒体教室网络环境的协商学习方式;基于互联网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虚拟现实仿真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应用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写作的欲望,从而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熟练掌握应用写作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写作活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揣摩、品味、比较、联想、讨论和表达,实现个性化的再创造。根据写作活动的需要,教师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写作素材,如图片、音频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发放给学生或给学生播放,如此就能增加写作活动的趣味性。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功能,能让写作教学变得更形象直观,不仅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效率得到了提升,还对写作素材、写作主题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