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尔士是一位唱歌剧的男高音,他和妻子已结婚近50年了。当我问他维持婚姻的秘诀时,他说:“我和夫人在结婚时就定下协议。不管我们双方怎样有怨言,都将遵守这项协议。这项协议就是,当一个人在生气时,另外一个人必须安静倾听。因为如果我们两个人都在发脾气,那就不会有真正的沟通,有的只是很多的噪声。”承认自己或许错了,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论。而且,还能够让对方变得和你一样宽容,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罗斯福在白宫当总统时,曾坦言自己定下的最高标准:“如果每天我在处理事务上有75%的决定正确,那就表示这一天我已经做到最好了。”
假设这个所谓的最高标准是20世纪最受关注的人对自己的希望,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给自己定下标准呢?
如果你能够肯定自己每天处理的工作有55%的正确率,那么你就相当了不起了。相反,假如你无法确定,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人的荒唐和错误呢。
就算对方确实错了,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神态、说话的语调暗示对方。如果你无法体谅他人的错误,甚至用语言指责、否定对方,你难道还奢望收到对方的感激吗?当然不会,而且是绝对不会的,因为你的否定将是对这个人的智力、判断力、自信心,以及自尊等给予直接的打击。这不仅不会让他改正错误,反而还会让他向你表示抗议。即便你使用柏拉图和康德的哲学逻辑跟他讲道理,对方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志。
你在没办法赢得对方同意时千万别说:“既然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会向你证明的。”你说这样的话,就表示在跟对方说:“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比你聪明,而且我还可以找出证据来证明你的错误。”
这无疑是一种挑衅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对方极度的反感和不舒服,等不及你拿出证据,对方就已经想要向你开战了。即便你语气含蓄,也很难改变对方的意志,更何况还是处于双方发生争执那样特殊的情境之下。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想指出对方的错误,就不应该直言不讳,而是应该运用一种巧妙方式,这样才不会得罪他人。
吉士伯爵曾告诫儿子说:“最聪明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聪明的。”这才是真理所在。
由于人们的观念是随着时间在发生变化的,比如我在20年前认为正确的事情,现在看来或许已经是错误的了。即便我在研究爱因斯坦相对论时,心中也怀有质疑的态度。或许20年后,我再回过头来看自己写的这本书也会有所质疑。年轻时我喜欢对任何事情随便下结论,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就好像苏格拉底总是反复告诫我们:“我所懂得的唯一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当然,我并不比苏格拉底更聪明,所以在这里我也在尽量克制告诉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这样做对我自己也有益处。
如果有人说了你认为错误的话,你可以这样说,效果肯定是很好的:“好的,我们探讨一下这件事情……因为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当然,或许我的看法是不对的,我常常把事情搞错,假如我不对,我愿意纠正过来……实际上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这样说,那所有人都不会因你表达的反对意见而指责你的。
史蒂文森既是探险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他曾在北极生活了11年,其中有6年时间里只吃肉和水,没有其他东西能够吃。他那时候正进行一项试验,当我问他这项试验是做哪个方面的求证时,史蒂文森是这样回答的:“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是永远不敢求证什么的,我做这个只是试着去寻找事物本来的面目。”
你希望自己的思维具有逻辑性,当然,没有人可以阻止你,除了你自己。只要及时承认自己犯错,就不会有其他事情带来困扰,也不会与人发生冲突。而与你一起工作的人,也会受到你这种自我批评的影响,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反省。(www.xing528.com)
如果你知道一个人犯了错,然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或者训斥他,那么后面的结果是严重的。
S先生是纽约市一个年轻的优秀律师,前一阵子他在美国最高法院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案子辩护,这是一桩涉及巨额资金和重要法律问题的案子。
在案件辩护过程中,审理这个案件中的一位法官问S先生:“海军法的申诉期限是6年吗?”听到这样的话,S先生直视法官的眼睛,思考了一会儿说:“法官先生,海军法里并没有这个条文。”这话一出口,整个法庭瞬间陷入一片安静,气氛降到了冰点。S先生知道自己是正确的,法官是错的,不过他当场指出了法官的错误,这是人们没有想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会做出什么样的判决呢?当时,S先生思考了很多,但他仍坚信自己讲的话在法律条款中是有根据可查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辩护比过去任何一场法律辩护都要好。但是他错了,最后他还是没能说服法官。S先生最终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那就是当众指出了那个有学问又在法学界有权威的法官的错误。
在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人才具有逻辑推理能力,而大部分的人依然怀有成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嫉妒、猜测、恐惧以及傲慢的伤害。大多数人根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他们的发型。假如你决定告诉一个人他不对,那么我真诚地建议你每天吃早饭时再阅读一遍鲁滨逊教授所写的一段话: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一些生活习惯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不过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会因面子受损而羞愧、愤怒,甚至怨恨那个指出我们错误的人。如果是因为生活压力改变了自己的意愿或生活习惯,我们是不那么在意的,不过一旦有人想要改变我们已养成的习惯,我们就会忽然变得固执起来,即便我们也意识到这些习惯对自己不好。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非我们强烈偏好那些坏习惯。”
人类最重要的词汇之一就是“我的”,假如可以适可而止地使用这个词,那就是智慧的开始。不论是“我的饭”“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等,都具有巨大的力量。
我们并不仅是反对别人指出错误,而是完全不喜欢有人来纠正“我的错误”。我们很愿意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假如有人突然质疑我们,我们肯定会特别反感,然后使用各种方法来为自己辩护。
有一次,我请一位室内装潢设计师为我配置了一套窗帘,结果我看到他送来的账单吓了一跳。几天以后,我朋友来拜访时正好看到这套窗帘,我们在聊到价格时,他顿时讥讽道:“天哪,这个价格太贵了吧,也只有你才容易上当。”
她说的确实是实话,但是人们都不愿意听到这样的真话。所以,我全力为自己辩白:“价格高,那证明材质特别好。”
第二天,另外一个朋友来我家拜访,她看到我家的窗帘十分喜欢,并真诚地加以肯定,她说:“我也想买这样的窗帘。”听到她的话,我的反应跟前一天完全不一样,我马上对她说:“说真的,这套窗帘的价格有点贵,现在我自己都后悔惨了。”
当我们有错的时候,自己或许会承认。假如对方给予我们承认错误机会的话,我们则会从内心感激,完全不需要对方的提醒,自然就认了。但是强迫把不合适的话语送给我们听,不仅我们自己没办法接受,而且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格利雷是一位与林肯政见不同的知名评论家。为此,格利雷常常在自己的政论文章里讥讽、辱骂林肯,自以为这样的方式会让林肯屈服。他总是坚持不懈地攻击林肯,甚至在林肯被刺的那天晚上,格利雷还写了一篇粗鲁、尖酸的文论嘲笑林肯。
难道这些尖酸刻薄的文章就能够让林肯屈服吗?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