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访的概念
访问可以分为商务访问或私人访问。商务访问通常是形式化、公式化的;而私人访问是非正式的、随意的。
(二)拜访的程序
访问作为社会交往的一部分,通常包括以下程序。
1.预约
就国际惯例来说,在拜访别人之前,需要提前去认定对方是否有时间。之后,你要告诉他你的目的、时间、地点和你的期望。经双方协商后,决定时间和地点。这个程序就是我们所说的预约。预约的方式不同,可以面对面,或通过电话和信件。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有礼貌。例如,我们可能会说:“我想知道我能否在某个时候来见你”或者“我想来看看你,你下星期有空吗”。而且,一旦约定好必须严格遵守。
在商务环境下,中国人在正式访问前也遵守国际惯例,特别是第一次正式访问。根据不确定回避的理论,中国人属于那些试图避免不确定因素的人,所以对于初次接触,中国人可能喜欢使用“见面”来和对方联系。而且,中国人很少违反商业计划,也是非常守时的。
然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也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传统中,提前通知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他们事先通知,主人会为来访者准备菜肴或饮料,这肯定会打扰到主人。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客人不会占用主人太多的时间,他们认为不会打扰到主人,主人也不会觉得突然来访而感到打扰。相反,他们觉得准备不充分或提供给客人简单的食物或饮料。有时,中国人说“我明天去看你”,只是一个口头约定。
2.拜访
中国人倾向于在商务访问或私人访问中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论,以缓和气氛,尤其是有亲密关系或关注的问题,他们特别喜欢拐弯抹角来说事。(www.xing528.com)
当中国人访问外国人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误解。当主人提供一杯茶或其他饮料,中国人可能会拒绝。据说,中国人在接受饮料前可能会拒绝三次。如果主人没有更多地询问,中国人可能认为他没有诚意。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接受饮料,他们通常不喝它。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是一种礼貌,不会让主人觉得自己贪婪,但这可能会得罪人。因为在尼日利亚礼仪当中,杯子里留下饮料是不礼貌的,如果你接受它,你就应该将它喝光。在同一情况下,如果外国客人喝完饮料,中国主人会倒更多杯,这样会使客人感到尴尬和很饱。
3.拜访时间安排
中国人时间观念并不是太强,有时候他们并不会提前预约,突然拜访是经常发生的事。即使预约,也不会提前好久,甚至好多人公私时间不分,上班时间谈私事也是有可能的。
4.礼尚往来
张燕在《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中说道,每个国家都有着建立在本国精神文化基础上的社交礼仪标准,也因此造就了各个国家社交礼仪上的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国家来说(除了美国人),似乎不太重视礼尚往来。虽然他们在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也会送上礼物,但是对于礼物的选择上不同于中国,他们往往是为了表达情感。而中国人看重礼物的价值,通过价值的大小来体现自己的感情深厚与否。
另外,一般中国人会等到客人走后打开礼物,除非对方特别要求打开。如果你直接打开礼物的话,可能会给对方留下贪婪、重利轻义的负面印象。
5.送别
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说,人们互相问候的一种社会联系信号开始说再见时,标志着这一联系的结局。在任何文化中,离别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某些文化的人来说,这将是特别困难的。客人必须决定是否留下来,决定什么时候离开,以及知道该说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