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
国外一些计算机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如美国计算机协会制定的十条戒律:不用计算机伤害别人;不干扰别人的计算机;不窥探别人的文件;不用计算机进行偷窃;不用计算机做伪证;不使用或复制没有付钱的软件;未经许可不可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不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应考虑所编程序的社会后果;应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使用计算机。
国外有些机构还明确规定了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关于网络伦理的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有意的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商业性地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我国法律规定,不得有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言行;禁止盗用他人的ID与密码的行为;禁止中伤,诽谤他人的行为;禁止妨碍网络系统的行为;禁止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禁止网上劝诱等商业行为;禁止宗教、政治方面的劝诱行为;禁止违反公德的行为。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在使用网络时不能泄露机密,尽量避免谈及和自己知道的与机密相关的话题,无论是国家机密还是商业机密;更不能故意泄密。例如,“黑客”往往凭借其高超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进入一些重要单位的服务器,或是擅改程序,偷窥机密,造成网络混乱,并从中牟利。因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网络技术,既不能充当“黑客”,同时又必须防范“黑客”。对于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实,我们知道后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二)网络交流时的礼仪规则
1.电子邮件礼仪
在撰写邮件时,一定要在“主题”栏写清楚信件的主题或标题,以免被对方认为是恶意邮件没被打开就删除了。在撰写内容时,应遵循普通信件所用的格式和规则。邮件行文要简洁,用语要礼貌,以示对收件人的尊重。在写英文电子邮件时,不要全部用大写字母,否则会有阅读困难或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不可随便发送无聊、无用的垃圾邮件,无端增加网络的拥挤程度;要保守国家机密,不可发送涉及机密内容的邮件,不得将单位邮箱的密码转告他人;应当定期打开收件箱查看邮件,以免遗漏或耽误重要邮件的阅读和回复;一般应在收到邮件后的当天予以回复,回复电子信件时,应适当附带上部分原文,这样别人知道你是为什么而回复的。如果涉及较难处理的问题,要先告诉对方你已收到邮件,来信处理后会及时给以正式回复;如果收信人没有及时回复,不能连续重复发送相同的信件或恶言相加。
2.查阅信息礼仪
一是目标明确。对于所需查找的内容和相关网址应提前做好准备,有明确的目标,以便上网后直奔“主题”,不能漫无目的“闲逛”。特别是不能登录色情、反动网站。二是用语规范。在网上与人交流时,应当使用语文规范,不能以为别人看不到你而随便使用攻击性、侮辱性的话。对于网上专用的语言符号,应当谨慎使用,不得滥用,以免因对方不理会而导致交流受阻。三是自我保护。为维护自身形象、单位形象,不要以单位或部门名义在网上任意发表个人对时事的见解,尤其不能泄露商业机密、国家机密;不要随便在网上留下单位电话、个人联系方式、个人消息,以免被骚扰。
3.即时通信礼仪
即时通信缩写为IM,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信软件包括百度hi,Uc STAR,QQ,MSN Messenger,Skype,AOL Instant Messenger,雅虎通Yahoo!Messenger,NET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Gtalk,网易泡泡等。无论是传统的QQ、MSN,或者是目前流行的SNS(P2P)网上社区,都必须遵守相应的礼仪。
做到“忙中有礼”。如果你很忙,就不要在线,或者设置一个忙碌状态或隐身;如果你确实很忙,无暇回复别人的消息,那就告诉对方并表示歉意,将自己的状态设置为忙碌;如果对方是忙碌状态,不要和他闲聊。有重要的事,最好一句话说完。尽量避免使用IM工具的自动回复功能,不要随意发送网址,未经同意发送网址有骚扰的嫌疑。(www.xing528.com)
强调“安全保障”。不能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链接,也不将可能有危险的链接发送给别人;未经证实的、已经过时的、来源不确切的信息不要传播和发送;要防止含有诅咒、欺诈、误导性质的连环信息,更不要传播连环信息;不要追问、泄露、传播网友的个人信息。
记住“好友资料”。例如,可以修改昵称或备注来记住网友的姓名、电话等信息,避免遗忘引起对方的误解或不快。尽可能保留聊天记录。对于记忆已经模糊的IM网友,可以查看聊天记录,避免重复的话题或追问同样的问题。
遵守“IM群规则”。无论是主管还是成员,都要遵守IM群规则。群主管要对新成员宣讲和解释群规则,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群成员要遵守群规则,如果不能接受规则或者对某个群没有兴趣就及时退出所在群;如果要回避群信息干扰,可以设置屏蔽群信息,而不要在群里“抗议”。
4.论坛交流礼仪
尊重论坛特色。不同的论坛有不同的规则,在一个论坛可以做的事情在另一个论坛可能不适合。比如,在聊天室打哈哈和在一个新闻论坛发布言论是不同的。新到一个论坛,可以先做旁观者,通过学习和体验了解论坛,然后再参与发言或讨论。有的论坛禁止新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发言权,也是为了给新手一个熟悉规则的机会。
尊重他人时间。在陈述事实前,最好先证实一下事件的真伪和可信度、时效度;在提问题以前,自己先花些时间去搜索和研究;个人发起主题要慎重,不要为了炒作而误导论坛网友;不要制造信息垃圾和网络噪声,转贴垃圾邮件和垃圾信息;使用完全大写的字母或者使用大号字体加强语气,滥用表情符号、黑色幽默等行为,都会形成网络污染,给人不愉快的体验。
尊重个人形象。发帖之前仔细检查语法和用词,发帖后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发帖或回帖都要克制情绪,不寻衅挑事、不使用粗俗语言;要使用恰当的言辞,不做有失个人尊严的事情。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在论坛里不要揭露网友的隐私和真实身份,也不能传播他人的隐私,更不能擅自公开弱势群体的个人资料。
宽容他人过失。当看到别人写错字、用错词,问低级问题或者发表长篇空论时,尽量克制情绪,给予宽容和理解,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善意提示;避免当众揭短,伤害自尊。如果对方违反网络礼仪或论坛规则,要设想对方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新手,我们可以通过站内短信平台、IM私聊提醒。
5.转载引用礼仪
网络资料无论是否有版权声明,转载、引用尽可能查找所利用资料的原始出处并予以标注,查不到来源的要注明所转载、引用的链接地址。有声明不允许转载、引用的资料,如果引用的可以简述你所转述的要义,并说明出处或告知链接地址以方便查阅、索取。有版权声明的,转载、引用需要与原文版权所有人协商,可以通过对方提供的电子邮件、IM工具联系协商后再根据授权进行转载、引用。要注意保留对方许可的沟通记录,以备版权纠纷时作为协商证据。在论坛、博客中发表文章时,有时需要做链接,链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原文地址贴近文章,读者可以直接看到地址,但显得有些散乱;二是在原文中有关文本或图形上做链接,只看到相应链接的文本或图形,界面比较整齐、美观。为了对原文出处的尊重、方便网友阅读,在发布链接的时候应附以简要注释。
(三)网络交流的“专用”语言
由于在网上与对方交流是通过键盘实现的,对方在听不到你的声音,也看不到你的肢体时,容易对你所说的话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幽默当成讽刺、挖苦。为此,聪明的网友们发明了情感符号来帮助你表达自己的意思。在网络里,人们用标点符号组成一些情感符号,把它夹在文字中间,增强表达效果,并利用这些电脑自身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虚拟构成了一张人脸。你可以在E-mail中或与人聊天对话中加入一张笑脸或一个悲伤的表情表示当时的心情,特别是你在一句讥讽的评语后加上一个眨眼笑脸的符号,对方就知道你原来是在开玩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