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提升学生礼仪素养的主阵地。礼仪课堂教学是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主途径,同时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礼仪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职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然而,就当前全国各类学校的礼仪教学现状来看,大都停留在传统的、空洞的、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层面。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只是对学生做简单化的规范要求,不能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缺乏师生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断裂。这种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宜现代礼仪教学,尤其是面对礼仪状况普遍不佳,但又厌学的中职生。因此,礼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中职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和礼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的礼仪教学实践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些适应当前中职生实际状况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知识传授,夯实中职生的知识基础
在中职生礼仪课堂教学中,笔者很反对照本宣科式的说教,但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内涵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礼仪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但绝不是说学习礼仪就是学习具体的礼仪行为规范和操作技能。如果说礼仪教学只是简单的讲授具体的礼仪操作技能和礼仪行为规范,对理论知识及其内涵不做进一步讲授和解释,那么这样的礼仪教学只能培养出墨守成规的学生,接受这样礼仪教育的学生很难灵活运用礼仪知识,这绝不是礼仪教育的目的。因为礼仪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生活中时时有礼仪,事事有礼仪,处处有礼仪,在不同的场合会用到不同的礼仪行为规范,教师不可能把所有场景中用到的礼仪规范和操作技能都向学生做出明确讲解。因此,只有把握住了礼仪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才能在面对各类情景时都能保持潇洒从容、自然大度的礼仪风范,而不至于不知所措。
学习礼仪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是识记礼仪知识,但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做支撑,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礼仪也是这样,要想具有较强的礼仪能力,必须掌握足够的礼仪知识,夯实礼仪理论基础,扎好基本功。当前,中职生礼仪修养水平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职生普遍礼仪知识匮乏,礼仪修养先天不足。
然而,中职许多学生礼仪失范与他们缺少礼仪知识有直接关系,“无礼”是由“无知”引起的。先天不足后天补,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想改变中职生当前不良的礼仪现状,必须加强礼仪课堂教学。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除了要向学生强调礼仪的实践性、应用性之外,也不能忽视礼仪知识的学习。可见,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礼仪理论知识和礼仪的内涵是礼仪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也要认真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礼仪知识,把握好礼仪的实质、精髓和内涵,夯实学生的礼仪理论基础。
(二)强化道德渗透,提高中职生的道德品质
礼仪和道德紧密联系,“德成于中,礼形于外”,道德是礼仪的内在要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行为规范。目前,大多数中职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接受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将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应用到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使道德教育具体化,这比传统的理论化说教式道德教育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都设置了关于礼仪教育的课程,但是在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礼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很多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规则和具体操作技巧的讲授,而忽视了对礼仪思想道德内涵的讲授,不注意对学生加强道德引导,深入挖掘礼仪规范的思想道德内涵,更别提道德引导了。这种把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会达到礼仪教学目的的。
尽管礼仪教育需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但不能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人的内在修养,应该做到内外皆修、秀外慧中。因为学生对礼仪的道德内涵不能有深刻的把握,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礼仪时仅仅满足于把具体的礼仪要求表现出来,很难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甚至让一些学生误认为礼仪其实是人际交往的道具和伪装,这肯定会影响礼仪课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所以,教师在开展礼仪教学的过程中,要讲清楚礼仪的道德内涵,加强道德引导和道德渗透,从而提高礼仪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
总之,在礼仪课课堂教学中加强道德渗透和道德引导,对中职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中职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进步也能促进中职生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意加强“德”和“礼”的相互渗透,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这样做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丰富了中职生的礼仪知识,提升了中职生的礼仪素养,也有力地促进了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提升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让中职生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是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元认知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也探索性地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在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对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力求达到有效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基于元认知理论进行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提升策略研究,总结出以下五点策略。
1.激发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意识。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礼仪的内容非常广泛,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政务礼仪、谈判礼仪、外交礼仪、服务礼仪、餐饮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宗教礼仪等不胜枚举,让学生全部掌握是不可能也不可行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有针对性和贴合性,与学生的生活和未来职业息息相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教育专家,他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上礼仪课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礼仪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慎重分析学生最渴望学会什么,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探求者的角色,而教师起到的只是一个引领和激发的作用。
根据当前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自我决定理论,个体发自认同动机的学习行为更具有自主性。根据调查显示,在最想接受的礼仪教育内容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大部分选择了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求职面试方面的礼仪知识和技巧,还有的学生从自身需要渴望接受语言表达方面的专门培养,还有的受爱美之心的驱使,想要掌握化妆技巧和服饰礼仪等。而礼仪教育必须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确定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讲解,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自编校本教材,还可以制定出符合中职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礼仪规范细则》,组织贯彻与实施。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必须掌握应知应会的礼仪基础理论、校园礼仪、公共生活礼仪、家庭礼仪、待人接物礼仪之外,还应该和所学专业相结合,掌握一定的职业礼仪。总之,礼仪教育应基于元认知“最近发展区”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性质和职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差别设置。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应该包括课时、进度,尤其是实训内容设计上。例如,文秘、旅游专业的礼仪课程应属于专业必修课,应开设专业性较强、课时较多的“秘书礼仪”“商务礼仪”等课程;而对于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礼仪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范畴,应开设普及性强的“社交礼仪”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外事服务专业等对礼仪知识需求更多,应开设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幼儿教师礼仪”“酒店服务礼仪”等课程。总之,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礼仪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其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总之,激发策略能够让中职生在礼仪课堂上重新树立信心,重拾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内心发展的渴望,从而提高元认知意识。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进度,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并成为他们今后行为的指南。由此可见,激发策略有助于中职生自主学习,把系统学习和习惯养成相结合,将礼仪知识内化为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将自己打造成知礼、懂礼、有礼、用礼的文明人。
2.实训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中职生的情感因素,强化元认知体验,提升教学效果。礼仪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简单生硬地灌输式学习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必须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进行有效设计。由于中职生普遍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礼仪缺失,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这么一句话可以精确地概括他们的认知规律,那就是:“我所听的,我可能会忘记;我所看的,我可能会记住;我所做的,我一定会理解。”所以,针对这样一个群体,采取实训策略能够大大提升课堂质量,把知识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充分体现礼仪作为行为学科的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让学生置身于教师巧妙创设的情境中,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在行动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这也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当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讲授与提问、启发与讨论,还有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等。因此,根据笔者在一线讲台从事礼仪教学十多年的经验总结,融合以上各种教学方法之长进行模拟实训,是礼仪课堂上一种行之有效的好策略。所谓实训策略,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造形象、生动的模拟情境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教学策略。实训策略根据内容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
(1)语言模拟实训
生活离不开语言,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因此,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运用语言、掌握谈吐规范已成为社交礼仪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生掌握正确的言谈礼仪能够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如果在课堂上把言谈礼仪的理论知识平铺直叙地灌输给中职生,估计收效甚微,学生也普遍抱着“交谈这么简单的事谁不会啊”的不屑心态来学习,成果很容易被学生轻视,笔者在此处进行了语言模拟实训法的探索与尝试。
上课伊始,首先进行一个真情测试——以纸条的方式写出你认为班级中最好的倾诉交谈对象,这个互动在短时间内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最后以评选结果展开讨论,提问: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得到大家的青睐和信任,他在交谈的时候具备哪些好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由此导入新课。紧接着,教师分别讲解了有声语言礼仪和无声语言礼仪的基本礼仪规范。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模拟实训,掀起课堂的小高潮。教师进行分组和安排主题,交谈内容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如听歌、追星、周末安排、人生规划等,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展示,其他同学作为观众来探讨交谈中出现的问题,如语气、语态、语速、文明用语和措辞等,最后由教师再总结,学生再实践,反复训练。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对话训练,巧设情境与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理论与训练、体验和反思的密切合作下完成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言谈礼仪的禁忌与规范,还完成了对副语言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实践证明,这种参与程度高的实训策略是中职生喜闻乐见、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尝试。
(2)演练模拟实训
礼仪课在理论上通俗易懂,实践上贴近生活,这个行为学科特色决定了礼仪教学不能生搬硬套、按部就班,而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和营造逼真氛围,并加以模拟实际操作。比如,学习了日常交往礼仪后,同学们三五人一组模拟一个社交场景,将称呼礼、介绍礼、握手礼、鞠躬礼、见面礼、名片礼等一系列动作运用其中进行演练,其他同学进行观看和评价。每次训练之后教师都要进行点评与回馈,教师的点评以激励为主,要针对中职生自卑、易退缩的心理特征,并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予以表扬,激发其内心的愉悦感和对学习的渴望,对于个别不敢上台展示的同学,根据同学的亲疏关系建立“一帮一”的结对形式,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再如,在讲仪态规范时,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导入语:“仪态属于人的行为美学范畴,是你身体的秘密语言,它以一种无声的形式向人们透漏你的道德品质、气质修养、人品学识、文化品位等方面的信息。在座的同学是不是都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这种特殊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练就这一特殊魅力呢?”这一席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争先恐后地按照坐、立、行等基本操作标准进行模拟实训。因此,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坐、立、行等基本操作标准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互相之间录视频方便回看,也可以通过自评和他评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这种模拟训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评价与监督,学生们通过经常性的肢体语言模拟训练之后,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景模拟实训
所谓情景模拟实训,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实训方法。情境教学有助于以逼真的情景提高受教育者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受教育者以最快的方式体会其地位、作用、处境和要领,并找出不足,发掘潜能,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以领悟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笔者在礼仪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得比较多,充分利用各种情景将礼仪教学内容形象化。例如,在讲餐饮礼仪时,可以创设一个餐厅的情景,在进行模拟前由教师分别将迎宾员服务礼仪、引位员服务礼仪以及走菜员服务礼仪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向学生阐述清楚,然后让学生置身就餐情景中,体会座位的讲究、敬酒的学问、上菜的顺序和用餐的礼仪等,模拟出一个完整的就餐过程。在情景实训中,笔者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把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变成具体、易掌握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突破难点、重点。
(4)角色模拟实训
角色模拟实训这种教学方法关键之处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灵活掌握实用礼仪的知识,并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定位成幕后导演,衬托出主角的光亮,即学生自我意识和潜在能力的张扬,并在舞台上得以展示。根据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出各个角色,而且还交代角色任务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比如,在讲授求职礼仪时,教师将应聘事项一一加以说明,然后安排学生分别扮演考官和应聘者,从仪容仪表规范到敲门、鞠躬、握手、递简历、自我介绍、与考官沟通、表达求职意向等行为,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现场运用。应聘者要力争在面试中有最佳的表现,而考官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将所学礼仪知识作为考核要点来决定应聘者的去留,其他的同学则认真观看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表对应聘同学进行打分等。在角色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同学的评价进行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内容,便于学生全面把握,整体提升。
总之,形式多样的实训策略真正实现了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灌输法的困扰中摆脱出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礼仪知识的博大精深,也充分感受到礼仪的可操作性;让他们从厌学转变为爱学,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成长的内在渴望,知道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对礼仪知识的学习、领悟和运用更深刻。实训策略是有效提升礼仪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以此,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示范策略
所谓示范策略,就是发挥全体教师在礼仪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做出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示范。教师为人师表,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学生面前属于公众人物。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自己的音容笑貌、衣着谈吐、人格气质、作风学识于无形中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谈吐不凡、气质高雅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导师,还充当了学生的行动楷模。尤其在当前价值观多元、审美取向个性化的时代里,教师更应该树立大气、高雅、积极、向上的职业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礼仪教育,首先从教师抓起。然而,发挥教师的礼仪示范性不是礼仪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和德育处的事,学校应该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每一个在工作岗位上的教职员工都必须担负这一使命。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必须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把职业道德修养看作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校要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礼仪培训,提升每一个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的穿着、发型要符合性别、年龄、体型,还要符合教师职业特征,体现端庄大方、得体优雅的气质。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礼仪素质,很大程度上源自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提升教师的礼仪素质是提升职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模式会成为学生终生的典范和榜样,于无形中将学生引向预期的教育方向。
4.合力策略
合力策略是指有效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教育资源,保持步调一致,创设三者互助合作的良好局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开展礼仪教育。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普遍缺失的现实,学校承担着开展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责任,但是仅仅依靠学校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礼仪教育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于中职生的礼仪教育,首先家长要树立一种观念,即礼仪教育并非无足轻重,而是举足轻重,它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为人处事、人际关系、幸福指数和文化修养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观念,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和培养。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老师,其一言一行都起着非常关键的榜样作用。因此,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进行严格规范,家庭教育润物无声而潜移默化,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去学习、模仿和体验礼仪带给生活的美好,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
其次,家庭和学校要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礼仪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网络交流群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随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各种表现,教师也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进展、学生的现实表现及请求家长予以配合的各项活动及事宜。教师要和家长建立和谐、平等、互助的关系,帮助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以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礼仪教育的积极性,最终促成中职生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重拾自信,全面发展。
(2)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是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基地,开设礼仪课程只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一小部分,礼仪教育应该具有更广阔的外延和更丰富的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切实开展各项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除开设礼仪课程、完善礼仪规章制度外,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如建立礼仪社团、举办礼仪知识讲座、开办美容美发兴趣课堂、举行个人形象设计大赛、开展礼仪知识竞赛、进行文明礼仪板报设计评比、评选“礼仪之星”、进行礼仪演讲、举办以文明礼仪内容为主的主题班会和文艺汇演等,这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可以激励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自发地去效仿良好的礼仪行为并转化为自己的养成习惯。因为学生德的养成、智的开启都是以活动为载体而慢慢形成的,这些活动使礼仪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风气和氛围。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审美,让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文化氛围中,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健康成长的目的。
(3)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首先,礼仪教育要发挥社会的正面宣传作用。礼仪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社会稳定、民族发展和国家声誉的大事,要积极发挥社会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社会舆论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大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与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等良好风尚,这也契合了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我们的政府广泛地开展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发挥政府力量,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宣传,广造舆论,这与学校开展的礼仪教育活动不谋而合,遥相呼应,使人们认识到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次,社会为礼仪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和展示平台。礼仪教育只有结合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升其高度水平。开展礼仪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校园里知礼、懂礼,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以后有礼、用礼,成为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公民。利用学校礼仪教育紧密结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进行礼仪节目表演、走在大街上宣传交通规则、在公告场合清洁卫生、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参加一些公益性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中职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同时也提供了展示中职生礼仪风采和精神风貌的舞台。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礼仪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再认识,使学生自觉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和完善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公德建设。
5.多元化考核策略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加强元认知监控,确保礼仪教育的科学发展。考核是礼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兼具评价和导向两大功能。如果评价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则起不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礼仪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它不能沿用传统的闭卷方法进行考核,否则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会造成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恶果,这背离了礼仪教育旨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初衷。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将礼仪课纳入必修课,把礼仪学分规定为学生的必修学分,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比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礼仪考核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进行。分阶段是指礼仪成绩分为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由于礼仪学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广泛的适用性,考核要侧重于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所以学校应加大平时成绩在学生礼仪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分层次是指礼仪成绩不能由礼仪课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要细化为礼仪教师的课堂评分、学生的自评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得分、班主任对学生日常表现评分、学生会对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礼仪评分、家长对学生家庭礼仪评分等若干部分,然后由德育处将每位学生的各项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生成总评成绩,并作为学分存档。分内容是指礼仪考核内容主要分为礼仪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意识三大方面的内容,知识类内容考核方法用笔试测验法,对概念知识的考核采用客观题,对原理和方法类知识采用简答或论述题测试,以百计分评分;能力考核方法用直观行为考察法,即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表现并与学校推行的礼仪规范对照,思想意识考核方法用行为折射法考核,即依照言行来推断其意识,评定等级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制定各项细则。
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既注重学生的理论掌握与课堂表现,又注重学生将礼仪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礼仪习惯,从而提升其道德品质。虽然量化考核机制过程烦琐,条目众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它将学生各方面的现实表现等以积分的形式量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的积极性,避免了传统礼仪考核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使礼仪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监控的元认知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四)活用教学方法,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独自一人在台上唱独角戏的教学状况,我们都再熟悉不过。这种口头的单向传授与讲述,让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通常是台上口若悬河、自我陶醉,台下黯然神伤、昏昏欲睡。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重视先天因素的同时,更重视后天的培养。他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我们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这一思想对于教师端正对学生的看法很有帮助。作为教师,应该多角度去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其特长得到发挥,不足得以弥补。下面,就五种教学方式方法在礼仪课上进行教学实践。
1.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1)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的定义
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是指为实现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根据多元智能测试结果预先将学生分配为若干小组,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或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提出问题、给出案例或提供资料、小组分析讨论、展示讨论结果、给予评价。
(2)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学方案
研究对象:2014级交通运输管理专业
阶段时间分配:共2学时
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智能情况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名学生。认真备课,针对本章节重点内容设计问题、准备案例,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提前熟悉章节内容。
第二环节提出问题: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提出1—2个重要的讨论问题或典型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路。(www.xing528.com)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根据核心问题或典型案例,学生结合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及其日常生活中对火车站、地铁站的了解,进行分组讨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适当调整各组的任务。简单容易的问题一两个小组负责讨论便可,比较复杂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多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
第四环节展示结论或成果:各小组代表发言或按照小组内部分工逐一围绕核心问题表述本小组全体成员的讨论结果,或以其他表现形式呈现。
第五环节评价总结:在小组完成汇报之后,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评价,发表看法。教师适当的对其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就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及需掌握的重点内容。最后,将其小组成绩计入小组每位成员的课堂平时表现得分。
(3)教学体会
首先,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加强。小组成员的各项智能分配相对均衡,讨论时每个组员都发表意见,各侧重点也许不同,但汇总起来就会完善成小组意见。小组代表讨论结果体现着团队水平的高低,同时还与本组和个人的课堂平时成绩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积极踊跃、团队协作、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学习气氛。在小组代表阐述完本组讨论结果后,本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必要的补充,使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学生思维、语言能力通过训练得到强化。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分配或者实习时光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内容还包括个人的思维应变能力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他们面临的压力特别大。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让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轨道交通概论、铁路客运组织等课程以及日常对火车站、地铁站的了解,发表自己或者本组对所给讨论题目或者案例的看法,梳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会发现一些平时不善言辞的、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在开始表达时比较胆小,说的比较少且声音比较小,通过锻炼慢慢也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小组讨论的形式还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言语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
再次,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交通运输管理专业五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个别小组能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排练出一个简单的小品,而且还有情景、有角色,他们对角色进行了分配,分别扮演售票员、引导员、乘务员、旅客、安检员等角色,其中还安排了旁白解说,表演完毕,选出代表负责总结说明。虽然此环节用时不多,但学生们表现得非常踊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此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自省能力,并将理论联系到实际。
最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课堂模式,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由被动转为主动参与教学。礼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典型案例和具体任务的讨论,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提前预习,围绕问题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教师示范、强化训练法
教师示范、强化训练法指的是“讲解—示范—模仿—强化训练—课堂展示—评价”的教学过程,此方法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多元智能中的肢体运动智能。讲解:对礼仪的基本概念、礼节要求、礼仪活动场景设定等;示范:教师对举止动作、正确礼节、仪态形象的展示;模仿: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对教师示范的模仿和练习;训练: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分组,按口令分配音乐、分场景进行自主练习;课堂展示:在分组练习之后进行成果展示,注重团队的整体配合和动作语言的规范性;评价:师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教师示范、强化训练法首先要求充分重视示范的作用,要求礼仪教师的示范动作或形象展示要准确生动有力,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能看懂、听懂、接受,按教师的要求将示范动作模拟出来,经过反复练习纠正,最终达到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表现礼仪规范的行为。在礼仪课上,有许多内容的教学适用于此方法,如礼仪课训练中的基础内容——举止礼仪,它是个人礼仪向社交礼仪、服务礼仪知识学习的关键,是打基础的关键内容,所以学好举止礼仪意义重大。在举止礼仪站姿、坐姿、手势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甚至觉得“站、坐、走”内容非常简单,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但个别学生存在内外八字脚、驼背等不良行姿,O型腿、高低肩等不良站姿,哈腰、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等。在学生看来,没必要学没必要练的举止动作存在问题。这就需要礼仪教师事先让学生认识到动作的不规范不到位,再对正确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小组间互相纠正错误动作,纠正后再共同练习,最后小组进行展示,师生互评。在强化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减少训练的枯燥,使整个礼仪教学过程显得轻松愉快,既发展了学生多元智能中的动作智能与音乐智能,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这是塑造良好形象的开始。
再如,在个人形象的塑造上,女士化妆、打丝巾、男士打领带的学习,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师示范后再强化训练的方式。尤其是讲到化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加上年龄又比较小,根本不会在自己脸上动笔,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中找模特,对其进行化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步骤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纠正后再练习、提高,最终培养学生学会打造职业妆容。
礼仪课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在教学中必须对学会的动作或者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学生对礼仪规范动作的熟练掌握。在过去的礼仪教学大纲中,训练环节占整个授课学时的30%左右。而礼仪教学实践证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比例调整为2∶3或者1∶1,然后加大实践训练课时,尽最大可能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期消除在学校的学习期间,让学生动起来,这更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
3.情景模拟教学法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其主张在特定情景中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并认为人的智能是与特定文化环节相结合的,人的理解程度受“情景”的制约。因此,在特定情景中的理解才是真实的理解,才有可能转化为特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是指按照教学的需要和礼仪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明确任务—实训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模拟环境中指导学生以模拟身份进行礼仪训练,使学生能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职业习惯,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模拟任务中取得更真实的实战经验。
而创设情景要求要与所授班级的专业相结合,与日后工作的场景紧密联系。例如,文秘专业可以设计在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的模拟情景;会计和金融专业可以设计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柜台、证券公司的模拟情景;幼儿教育专业可以设计在幼儿园的课堂、家长会的模拟情景;汽车保险理赔专业可以设计4S店前台接待、保险理赔的模拟情境;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可以设计在火车上、地铁里的模拟场景。在训练中,要求学生把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礼仪内容都运用到模拟情景的具体工作任务中去。这种方法的运用消除了学生基础动作训练的倦怠疲惫感,在亲身体验中使原有举止礼仪动作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情景模拟的三种形式,如表2-1所示。
表2-1 情景模拟的三种形式
以迎宾礼仪为例,进行说明:
①设计情景:接到接站人员的通知,宾客即将到达公司。请在楼前停车场进行迎宾,将客人引领至综合办公楼五层会议室,并做居间介绍。
②任务拆分
请扮演客人与迎宾员完成接车服务;
请扮演客人与迎宾员完成行李服务(行李送至公司内部宾馆某房间);
请扮演客人与迎宾员完成引领服务(从房间引领至会议室);
引领至会议室,请你为客人和总经理做居间介绍;
假设综合楼有电梯,请扮演客人与迎宾员完成电梯服务;
③任务书
假设你现在是服务接待人员,请完成以下任务:进行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设计好具体的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工作准备;完成好本次礼仪服务工作。
具体要求:开门护顶;搬运行李;引领客人;问候介绍;电梯服务。
④工作准备
角色分配(分组);
任务分配;
用具准备;
相关基础知识准备。
⑤工作过程
第一步: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第三步:学生分组完成工作任务(练习);
第四步:学生小组工作任务成果展示;
第五步:总结评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此次教学情景模拟要求学生在领受任务后,进行任务分析、角色分配、用具及相关知识的准备。此次任务中用到了接车礼仪、行李服务礼仪、介绍礼仪、引导礼仪、电梯服务礼仪等知识,同时还考察了学生的举止礼仪(如站走、鞠躬、手势、眼神、微笑等)和服务语言等。因此,在制定任务方案时,学生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的组还在模拟中巧妙地增加了一些细节,将任务完成的得体又自然。通过练习学生间互相纠错最后完善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团队的互相配合以及学生个体智能的发挥。情景模拟的特点是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积极参与、体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选择场景、仔细设计学生活动,尽可能地在活动情景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去内化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方法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体验和领悟,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即可。
从情景模拟中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巩固了礼仪知识和接待程序等内容,而且在仪容仪表、举止仪态、勇气胆量、语言表达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除课上进行的情景模拟训练外,礼仪教师还应充分发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一切机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如校内外的接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行为和交往能力,从而更快地达到礼仪教学所设定的目标。
4.多媒体的有效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视听一体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中的音乐智能、视觉智能。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丰富的特点,它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图片和视频的辅助教学也增强了某些示范功能,有助于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
多媒体技术应用技术是从传统模式转变而来,却有着可视、可听、可延续的特点,是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除了平时播放礼仪教学课件(PPT形式)以外,礼仪教学的许多内容还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到多媒体。具体如表2-2所示。
表2-2 礼仪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情况
礼仪课程中某些内容,如各种招待会、重大接待、大型宴请活动等,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亲临现场进行观摩、体验,所以实际的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那么,讲到这样的内容时,就可以选取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环节展示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视频、图片或者网上下载的相关节目,给学生直观的认识。这样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仪表和着装礼仪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音、影、色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播放色彩搭配的测试视频,色彩搭配师通过特定方法确定每个人的色彩属性,然后在所属色彩范围内按照搭配原则进行搭配。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即使对同一个人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感受到礼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问,要认真去学习和研究。
在练习仪态礼仪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音响效果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练习行姿时,可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按照节奏进行练习有利于保持步伐的轻盈之态;在练习站姿、坐姿时,播放轻音乐钢琴曲等作为背景音乐,这样既缓解了形体锻炼的枯燥,又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在培养学生肢体运动智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智能。讲到学习过程示范性较强的内容时,如讲到站姿、坐姿、握手、递名片等规范性动作,不一定每次都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录像技术来辅助教学,其中展示的图片均来自礼仪队学生的实拍示范照片和每届职业素养比赛的礼仪视频,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示范材料,让身边熟悉的同学作为他们参照学习的对象,效果非常好。
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直观性,利用角色扮演法考核学生掌握各种礼仪的规范度。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时,对其进行录像,表演者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评价,还可以看到自己的表现,这比仅仅由教师和同学对其评价或者提出不足更有说服力。例如,在礼仪课上讲到介绍礼仪时,要求学生准备自我介绍、居间介绍,课上在学生三个人为一组进行模拟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拍摄下来,再使用教室投影进行回放,学生关注度非常高,教师采取录像评讲的方式,不仅学生非常重视课前考核准备,而且当他们通过屏幕看到自己模拟时的表现时,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内省智能。教师可以通过控制暂停键反复播放,对学生的仪表、仪态、语言、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点评指导,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学生也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由此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铁路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礼仪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的资料,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PPT课件,下载有关铁路列车服务、餐车服务、乘务作业等相关视频。课件要求有图片、动画、录像配合,使PPT课件扩大了礼仪教学的信息量和课件内容的动态感。还可以针对专业需求,编写脚本,与专业教师共同成立课题小组,拍摄教学录像。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的礼仪课。目前,笔者拍摄的教学录像主要有女性仪容修饰规范、男性仪容修饰规范、制服着装规范、铁路售票服务情景、岗位交接班情景、上岗前乘务会仪容仪表整理情景、列车乘务作业准备交接情景、立岗迎宾情景、送客服务情景、咨询服务情景、受理问题情景、职业素养系列展示表演操等,摄制的教学录像真实、贴近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礼仪教学需要,录像均采用学生表演,结合现场等需要完成,部分有教师参与表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观看得非常认真,认同感极强。
5.微信、微博、QQ的尝试使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融合,微信、微博手机软件整合了移动随时、随地和互联网分享、互动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关注。还有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QQ用户的增长,在新型媒体席卷校园的进程中,学生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不断更新。“90后”“00后”的学生群体,更倾向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一切新事物的最先体验者,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推广者。因此,拥有智能手机和各大社交即时通信工具账号基本上已经成为每个年轻人的标配,微信、微博、QQ号的使用更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校方团委微信、微博平台、班级QQ群助力礼仪教学工作,并潜移默化地传递礼仪知识,提升中职生的礼仪修养,从而开辟新的教育方式。
例如,北京市供销校已注册“北京市供销学校团委”官方微博和微信账号,从2011年开始运营至今。其功能主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展开,包括发布团委各类通知、学生活动实况、校内比赛实报、各类活动的网络投票等。不但如此,学校团委还号召各团支部注册新浪官方微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并将团日活动情况以微博的形式呈现。比如,“我身边的礼仪之星”活动就借此平台进行开展,各班利用自己注册的微博账号对身边“礼仪之星”的情况进行介绍,并以微博的形式发送,团委微博予以转发。通过活动,学校发掘了一批“礼仪之星”,这些学生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绩好的学生,但他们有很好的礼仪修养,而且此次活动使他们被关注,被他人视为榜样,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活动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礼仪文化的熏陶渐染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群发消息、图文消息的推送功能,每周一次向所有关注公众号的学生发送礼仪知识、礼仪小案例、职场用语等文章,所有受众者都会“被迫”接收消息,从而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达。订阅号每日可推送1次,服务号每月可推送4次,有效地实现了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者对信息的视听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的私信功能,增加师生间的活动。例如,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曾推送一篇题为“今天,让我们为这个女孩点赞”的图文,文章介绍了学校2015级一名学生在食堂用餐后,自觉地把食堂的所有椅子都归放原位。而这一情景恰好被其他同学发现并记录下来,私信给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于是借此机会,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寻找最美女生”的专题图文,号召全校学生向这位2015级新生学习,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而在这项专题图文推送后一段时期内,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经常收到学生的私信,记录了校园内的各种好人好事,传递身边的正能量,让这种“正气”在学校蔓延。
QQ软件群组的使用主要用于日常布置作业、提交作业环节。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礼仪知识、案例或者与礼仪教学相关的资料需要供学生参考学习。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授课班级的QQ群进行文件的传送,学生们也可以积极地行动起来,把找到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传递、资源共享。教师在布置课后讨论题时,可以利用QQ讨论组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创建不同主题,邀请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还可以参考学生的发言记录,予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单独辅导,可以提出问题和学生辩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且,礼仪课的实践作业可以运用QQ发照片文件或视频文件的形式进行作业的提交,如形体的训练、个人形象塑造、礼仪接待小组模拟、迎送礼仪步骤、握手介绍顺序步骤、礼仪情景剧等内容都可以对其进行录像,然后利用QQ群发送文件的形式进行提交。再如,近期因雾霾红色预警,许多学校都停课不停学,中职生基本上都在家上网,礼仪课在此期间利用群视频功能里的“教育模式”场景,它支持PPT演示,通过读取本地PPT文件即可演示,再也无须打开PPT文件,方便快捷;教师即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布置作业;部分未在线的学生可根据下发的PPT和相关视频文件进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