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礼仪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原生态,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古代教育传承的信息载体。研究古代教育礼仪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演化,分析古代教育礼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挖掘其教育遗产构成,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思想教育价值:尊师重道
孔子曾说:“礼可以安国家,定社稷。”他明确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确立及其施行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因为人际社会离不开往来,“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儒家继承了自古流传的礼仪文化,阐明了礼仪的社会价值。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明确地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按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虽然儒教古礼发展的日益烦琐、日益细密、日益教条,不乏封建伦理思想,但其明了社会秩序,促使人心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在稳定社会和谐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礼”是儒家的教科书。孔子以礼教人,认为教育过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言:“礼之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儒家礼教中,《仪礼》的开篇第一礼就是“冠(弃)礼”。这是我国传统的成人仪礼,可以说是最早的教育礼仪,它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周代。《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明“成人之道”的第一礼。它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礼仪,标志着孩童向成人的转变,代表着可以履行成人的权力和义务,并开始自我修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因此,“冠礼”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
后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教思想,在学校、书院、私学、官学以及科举的各个环节都有礼仪的规制,并逐渐发展形成了教育礼仪,如束脩礼、释奠礼、释菜礼、祭孔礼、视学礼等。这些古代儒家教育礼仪引导、指导并规范着生徒的读书、学习乃至生活,体现着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发挥着礼仪育人、礼仪教化的功能,对古老中华教育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教育价值:儒学见证
古代儒家教育礼仪作为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是不同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反映,这些教育礼仪存留了当时人们的教育思想认识水平、教育生活情感态度、教育科学发达的程度和教育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文化内容,对我们今天认识先人的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诸如,古代儒家教育礼仪中的拜师礼、释奠礼、尊孔礼、视学礼等,从礼仪进行的时间、空间、形式、礼节等可以看出儒学在当时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活态”文献,儒家教育礼仪文化遗产以传承的形式为后人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具有研究价值。通过教育礼仪遗产信息资料和知识的积累,可以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为进一步教育发展创新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古代儒家教育礼仪遗产的文化教育价值还指教育礼仪遗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文化教育功能。例如,束脩礼的出现表明师生名分的确立,对生徒来讲是人生拜师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它关系到求学者的命运和前途。所以,“择师不可不慎也”。对于先生来说,束脩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信托,一种期待,它是一个有形的物质合同,标志着师生关系的确立。因此,在人际交往、礼尚往来的社会,礼节是一种尊重,一种古老的人文关怀,所以孔子才庄重地说:“不学礼,无以立。”显然,这种礼仪具有社会科学因素,是应该发扬光大的。没有礼仪,人际往来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赤裸裸的等级关系,如果体现在教育行业,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儒家教育礼仪通过具体的形式教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光是对儒学的一种见证,更是对当时和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
(三)历史教育价值:传承载体
古代儒家教育礼仪是我国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古代教育礼仪与古代教育同生同长,是古代教育发展变迁的见证,是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发展变革的信息载体。通过存留的教育礼仪,可以透视古代教育发展的真相,了解古代教育的全貌,分析古代教育的特点,从而挖掘其可供传承的科学价值。
古代儒家教育礼仪形成时间长、跨度大,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教育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其活态的文化价值可以弥补教育史料的不足,证明教育史料的真伪,有助于后人真实全面地、原生态地了解过去教育发生发展的原貌。因此,在教育历史文化受到严重生存危机的时代,教育礼仪文化的保护、挖掘以及利用具有重大的文化多样性价值。
教育礼仪遗产中蕴藏着民族的文化教育基因、精神特质和民族性格,这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教育礼仪文化,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教育思想精髓和教育理念,它包括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要想改造国民性,要提升民族素质,要发扬光大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就必须了解古代教育礼仪,分析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继承其优良的因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服务。
无论是在中西礼仪差异还是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方面,其都告诉我们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下文中,笔者主要立足中职生的礼仪现状谈一谈如何对其进行礼仪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