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称呼小姐渐淡出,西方人需用加有姓氏的全称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称呼小姐渐淡出,西方人需用加有姓氏的全称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见到陌生的中青年女子称其为“小姐”则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习惯,曾经大受青睐、流行一时,不过近年来因其暧昧的语义色彩出现逐渐淡出的趋势。虽然英、美人也很乐意用“小姐”称呼中青年甚至是老年妇女,但须用加有姓氏的全称,断然不可单用“Miss”做称谓。但对于赞扬的应答,中西方差别也是很大。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称呼小姐渐淡出,西方人需用加有姓氏的全称

(一)见面与告别

在中国文化中,两人(指熟人)相遇总是要打招呼的,我们习惯会说:“吃饭了吗?”“到哪里去?”如果是大清早,我们则会说:“啊,老王,你早!”如果时间较晚,某人还在忙乎,我们会说:“啊,老杨,还在忙啊”或“还没休息啊”等。但是,在对外交往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场合,随便套用问候语和问候方式,那么我们就会犯错误,交流就会遇到麻烦。例如:

甲:你吃过饭了吗?/早餐/午餐/晚餐?(Have you had your meal?/breakfast/lunch/supper?)

乙:是的,吃过了/不,还没有。(Yea,Ihave./No,not yet.)

假如“乙”的回答是“没有吃饭”,那“甲”也是不会请“乙”去吃饭的,因为这仅仅是一个寒暄语而已。然而,这个寒暄用语在英语文化里却意味着说话者有意想邀请对方去吃饭。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来问候他人,我觉得这可能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有关。因而,有此问候方式。这个问候语其实也是符合交际“合作原则”的,因为这个话题是说话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例如:

甲:你到哪里去?

乙:上街去。

当然,发话人并没有想要干涉你去哪里或不去哪里的意图,只是问问而已。但是西方人不这样认为,他们会觉得“去哪里”纯粹是个人的私密,与他人无关。在他们看来,“你到哪里去”之类的问候是侵犯了他们的私密。

例如,英、美人问候别人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方法,如以下所示: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ello/Hi,Morning.(你好/早上好。)

How are you?(你好吗/你身体好吗?)

这些都是常用的寒暄语。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在互致问候时,说了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Hi之后,习惯还要加上一句,如How are you?如Hi,how are you?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与中国人不一样的另外一点是,英、美人还与迎面而来的陌生人打招呼,一般只说上一句hello或hi就可以了。此外,也有无声的打招呼,那就是目光相视地点头或微笑。这种打招呼与性别无关,双方不会有什么误解。此外,也用谈论天气来互致问候的。例如:

A:Goodmorning,isn’t?(天气很好啊!)

B:Oh,yes,it’s a lovely day!(是啊,天气很美好。 )

总体说来,英国人比美国人更喜欢谈论天气,这是历史与地理原因造成的。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见面时都互致问候,离去时也都互相告别或道别。英语文化客人表示告辞愿望时常说的话语有:

Well,it’s been lovely to see you again,but Imust be going soon.I hope we’ll together again before long...

(啊,见到你真是太好了,不过,我得走了,我希望不久我们会再次相聚……)

客人起身告别,主人一般会送送,一边送一边说一些客气话,这一点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是一样的。但是,英美人只会送到大门口;而中国人一般要送到大门外或者楼下,或者大街上,有的甚至还要送到公共汽车站。

另外,在汉语文化中用作告别的话语通常是:走好/慢走/小心点/多保重/再来玩啊/有空常来呀/再见/再会等,而客人也习惯说“请留步/不要送了/什么时候来我家玩/再见/再会”等。

而在欧美文化中,常见用作告别的话语是“Goodbye/Bye-bye/See you/So long/See you later/Have a nice day/Take care/Good night”等。

(二)社交称呼

在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x”,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x”,对已婚女士统称“Mrs.x”,对不清楚结婚与否的女士通称“Ms.X”。对于初次相识的人,特别是经人介绍刚刚认识的同事、同行、生意伙伴等,应称呼姓“Mr./Mrs.+姓”,如“Mr Smith”等;只有当对方允许称呼其名时,才可直呼“John”“Tom”等。此外,在交换彼此名片时,大多用一只手递送自己的或接受对方的名片,而无须严守中国的礼节用双手递接。

在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如英文中“Grandmother,Grandfather”用来兼指父系和母系两边的老辈人,而中文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将两边的祖辈分得明明白白。同此,称呼父母的同辈,英文是“uncle”和“aunt”,而中文是“伯伯、叔叔、姑父、姨夫、舅舅”等和“伯母、婶娘、姑妈、姨妈、舅妈”等。

近年来,对陌生人最为流行的称谓则是师傅,这是一个不分性别甚至不分地位高低的称谓,多少含有敬重的意味,因此易于为陌生人所接受,易于获得对方的好感和眷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而见到陌生的中青年女子称其为“小姐”则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习惯,曾经大受青睐、流行一时,不过近年来因其暧昧的语义色彩出现逐渐淡出的趋势。上述这些称谓不可用于英语。虽然英、美人也很乐意用“小姐”称呼中青年甚至是老年妇女,但须用加有姓氏的全称,断然不可单用“Miss”做称谓。

(三)称赞与应答

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人对家人的赞扬,如对他们的才智、表现、能力(如孩子聪明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优异、妻子能干)等加以赞扬,但对自己妻子相貌的赞扬(如你爱人长得很漂亮等)一般不乐意听,甚至反感。

赞美别人、鼓励对方可以是一种打招呼的形式,可以是表达一种谢意,可以是引出话题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是缓解批评语气的一种方式。

但对于赞扬的应答,中西方差别也是很大。比如,一名外国友人在夸赞一名中国人:“您的英语讲得真好。”“哪里,哪里。”或“哦,不行,不行。”

当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行为或做事方法表示肯定时,我们一般都要谦虚一番。例如,当外国旅游者夸赞中国导游小姐流利的英语时,会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而中国的导游小姐往往会谦虚地答道:“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当听到英、美人的称赞时,不要回答:“No,Idon’t think so.”对于赞扬那位中国导游小姐的恭维话,欧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

(四)致谢与回复

致谢是文明社会的一种礼仪规范,是对他人提供帮助或给予关怀的一种承认、肯定和内心感受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www.xing528.com)

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致谢方面几乎是一样的,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异。中国人认为,长辈为小辈,父母为子女做一点事,帮一点忙,表示一点关心完全是应该的,道义上就是如此(兄弟姐妹间也是如此)。如果要表示感谢,那就见外了。一般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自己人,谢什么谢”,如果“谢”了反而倒显得关系不怎么好。所以,中国人认为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无需将感激之情放在言语上,我们期待对方能在将来以实际行动表示感激之情。

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不论对方是谁,只要你为对方做了点事,提供了一点帮助,如倒杯水,传递一支笔,找零钱或指指路,你都必须道一声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谢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必须经常挂在嘴上。更有甚者,当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而学生又答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会说“Thank you”.

在欧美文化中,常听常说的用来感谢的用语有:

Thank you.(谢谢。)

Thank you verymuch.(十分感谢。)

Manymany thanks/Thanks a lot.(多谢。)

Profuse thanks.(感激不尽。)

It’s very kind of you.(谢了,多亏你了。 )

对对方的致谢必须做出相应的回答,这就是答谢。答谢语有:

You are welcome.(不客气。)

Not at all.(不用谢。)

Don;tmention it.(没关系。)

It’smy pleasure.(不客气。 )

That’s ok/all right.(没关系。 )

(五)致歉与回复

在社交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出于种种原因,人们有时会做出不合社会规范或冒犯他人的行为举止,如打断他人谈话,请人让路、问路,触碰他人,损坏东西,忘记干某事,拿错东西,迟到早退,没有听清对方的话等。这个时候,人们通常要向对方道歉。道歉就是主动积极地认错,以博得对方的理解与宽容。

致歉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事先致歉,一种为事后致歉。事先致歉的情况有:打断他人谈话、请人让路、问路、早退等。在这些情况下,致歉者通常要说“Excuseme”(请原谅/对不起/借光)或“I’m sorry”(对不起/抱歉)。 其中,又以“Excuseme”最为常用。

比如,打断他人谈话:

A:Excuseme,could Iput in justoneword?(对不起,请允许我插句话。)

B:Sure,go ahead.(没问题,请吧。 )

再如,问路:

A:Excuse me,I’m looking for a bank.Can you tell me if there’s one near here please?(对不起,我在找银行。请问附近有银行吗?)

B:Yes,(I think)there is one in South Street.(是的。我想南大街上有一家银行。)

另一种情况是,事后致歉。事后致歉的情况有触碰他人、损坏东西、忘记干某事、拿错东西、迟到、没有听清对方的话等。

比如,忘记干某事:

A:Did you buy the book wanted?(你买了想要的书吗?)

B:Oh,terriblely sorry.I forgot it completely.(哦,实在对不起。我忘得一干二净。)

再如,将咖啡洒在他人的鞋子上:

A:Oh,I’m so sorry!或 (I beg your pardon)I didn’t mean to...It’s so careless ofme...

(哦,实在对不起。或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真是太不小心了。)

B:Well,nevermind.It dosen’tmatter,there are old shoes anyway.(没关系。没关系的,反正有旧鞋子。)

在英语文化中,致歉有时候是比较复杂的,不仅要认错道歉,还要说明原因,承担责任。在英、美人看来,致歉时说的话愈多愈好,这表明你是诚心诚意地向对方致歉。

而致歉用语除了上述讲到的“I’am sorry”“Excuse me”等之外,还有“Iapologize”(我道歉),“Pardon me”(请原谅),“I beg your pardon”(请原谅)等。而这些致歉用语主要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才用,因为它们比较正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