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礼仪差异对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的影响

中西礼仪差异对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的影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1.看重人情与追求功利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人十分看重人情,正像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确实是一个人情社会”。因此,礼仪往往被摆在法律之上,或者说礼仪已经包含了法的成分,这使得中国成了一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相反,西方人虽然也重视礼仪的社会功能,但更强调法律的作用,强调任何社会主体都应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中西礼仪差异对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的影响

(一)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

1.看重人情与追求功利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人十分看重人情,正像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确实是一个人情社会”。每逢过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总要相互拜访走亲戚。一旦遇到灾难祸事,亲友们之间就常常相互扶持和帮助。

西方人办事交际都重在功利和实际效益。该归我的即使是一个便士也不能少,该给你的再多也要算给你。这种务实精神,一方面激发了人们自我奋斗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时常感到内心的孤独。

2.崇尚礼仪与法律至上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的政治作用往往被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因此,礼仪往往被摆在法律之上,或者说礼仪已经包含了法的成分,这使得中国成了一世公认的礼仪之邦。

相反,西方人虽然也重视礼仪的社会功能,但更强调法律的作用,强调任何社会主体都应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在西方国家,法制观念远较礼仪观念更为深入人心,这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个人人生观不同(www.xing528.com)

1.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在西方家庭中,人伦之情也是存在的,但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更注重人格上的平等,个人更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子女成年后对家庭的依赖也较少,主要靠个人奋斗。表现在礼仪上,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可乱动孩子的东西,要求孩子为自己做事要说请等。

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反映的就是西方人个性自由、个人独立的特点。另外,像随便打听个人隐私,未经许可就去搀扶老人或残疾者,都有可能被视作失礼的表现。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这些名言名句都充分地说明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而中国人正是具有这种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的精神: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在2010年玉树地震中……这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精神使中华儿女在一个个灾难时刻紧密团结起来,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团结奋进的精神。

2.创新精神与中庸思想

西方的教育方式很开放,也很自由,着重于能力而不是分数,人性崇尚自由,这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难能可贵的,所以西方人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强。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的意思是要人保持一种中间、中立的状态。这种中庸精神的推崇,无形中削弱了国人的创新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