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的“礼”
礼仪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革。基于历史发展及社会因素的角度审视礼仪,礼仪变革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礼仪的发源期(夏朝以前)。礼仪萌芽出现在原始社会中期及晚期,该时期的礼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及虔诚,并不存有阶级性。
第二阶段:礼仪的形成期(夏代、商代及西周)。人类处于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将具有宗教特性的礼仪逐渐演变成与奴隶社会政治需求相符的礼仪制度,从此礼仪带有阶级色彩。此阶段,中国首次创建了比较全面的国家制度及礼仪制度。比如,古代流传的“五礼”是一套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礼仪规范及行为标准。其中,古代所编写、创作的礼制典籍基本上就是在此时期实现的专修,如我国古代第一套内容全面、丰富的礼仪著作就是周代时期的《礼记》《仪礼》《周礼》。经过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演变,到了汉代,此三本礼仪著作依然是我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因此统称为“礼经”。
第三阶段:礼仪演变及创新期(春秋战国阶段)。该阶段以儒家为首的众多学者对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其中系统、客观地讲述了礼仪的本质、功能及起源,首次基于理论之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划分社会等级的原因及产生的意义。例如,我国儒家学者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礼仪,他将礼看作整治国家、国家安邦及平定天下的根本。他的观点是,“不认真学习礼仪,就无法实现目标及理想”。他认为,“人类要通过规范的礼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切实做到像孔子所说的“四非四勿”。“还要学会关爱他人,照顾他人;人跟人之间不仅要存有同情心,还要互相关心,相互尊重”。而孟子则将礼仪解释为,“对待客人及尊长,不仅要严肃还要有礼貌”。管仲则将“礼”当成稳固国家及人生指导思想的重要支柱,对国家存亡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四阶段:礼仪发展期(秦汉到清末)。我国两千多年一直处于封建社会,虽然不同朝代的礼仪文化是一个朝代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重要体现,然而也存有唯一的共同点,即由于长期掌管于统治阶级手中,礼仪成了维护及稳定社会等级的重要工具。此时期的礼仪自身最大特点就是:尊重神明,忽略自身;尊重长辈,忽略幼子;尊重男人,忽略女子;尊重国君,忽略大臣。经过长期发展,礼仪已经演变成对人性自由发展与人类平等交往的阻碍因素,是对思想自由的一种禁闭。通过对封建礼仪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发现礼仪内容主要是与家庭伦理及国家政治制度相关。然而,此时期演变形成的礼仪已经成为我国传统礼仪的巅峰之作。在我国礼仪的演变及发展过程中,典型事件是产生了朱子的《家礼》及西周的“三礼”。
古往今来,儒学对于西周礼仪的记录就是“三礼”,其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完美地诠释了西周礼仪的概念。“三礼”对于西周的理性化描述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礼仪教育情况。在细致查阅“三礼”中的西周礼仪教育时不难发现,其教育目的不仅非常明确,在内容上还非常丰富,得到的效果也非常大。其中家庭教育一直是西周礼仪的关键,学校教育是系统学习礼仪的媒介,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教育来实现礼仪知识从泛泛了解到巩固加深的过渡。下面,笔者将着重就儒家的礼仪教育进行详细说明。
一直以来,乡学和国学都是西周教育的两大学科,官府掌握其教育,即官学教育,以此来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出明德尊礼的人才,为社会的安定以及社会的秩序稳定做出卓越贡献。乡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有:“六德”“六行”“六艺”。这三类也被称作“乡三物”。其中,“六德”是我们常说的伦理道德教育,它包括智、仁、圣、义、忠、和六类;“六行”是行为规范教育,包括孝、友、睦、姻、任、恤;相应地,“六艺”就是审美教育和知识技能的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六艺中,礼被列于首位。礼源于人的日常生活,是感性世界的节奏化和形式化,是立身、成人、处事必须遵循的道路和方法。在西周选拔贡士或者挑选人才时,就可以采用“乡三物”。此外,社会基础的教育在大司徒等地方官的主要内容也是“乡三物”。
从乡学到国学,其教育对象依然是国子生等许多优秀子弟,其教育内容的范围更广、更深。同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在六德和六行上的教育内容更加精简,变成国学中的三德和三行,并且实施统一管理教育。其次,从六艺发展到国学中,其内容更加丰富,在对后世的影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小学的课程中有书、数之分,这是广大民众切身需要的基本知识,也为以后的生存夯实了基础。在大学课程中,礼、乐、射和御被誉为其主要课程,这是在人们有了生存技能之后对人自身的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其中,礼只有少数人习得。六艺课程的科学安排,让民众得到了礼的伦理道德教育,乐的审美教育,乐为礼而服务,并且不同层次的礼用不同的乐来诠释,已然显示出礼等级上的本质不同。
2.西周礼仪教育的主要目标——道德培养
在西周时期,“敬德保民”一直是西周礼仪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也是前提。伦理教育,可以说是西周成功的礼仪教育,不管是在乡学还是在国学中,都以国民的道德教育为根本。大司徒、地方官所执掌的“十二教”和“六养”都是政府施行仁政的结果,在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百姓的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十二教”中有教敬、教让、教亲、教和、教中庸、教安等,在“六养”中有慈功、养老、振穷、恤贫、宽疾以及安富,可见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以孝教天下,同样西周也不例外。因此,孝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很高,功劳也是不可否认的,不管在“六行”还是“三行”都处于核心地位。
俗话说:“从一个人的孝心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善还是恶,对父母的孝顺是最根本的道德标准。”在《礼记》中有着对孝的相关记载,从“养”“敬”等一些内容就不难看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雄才韬略都是以孝为基础的。孝的功劳不可磨灭,它作为一种个人的道德思想,发展到政治伦理,不仅对民众的思想、行为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整个社会的统治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西周,对于违反礼仪的惩罚严厉,人们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结合律法来支撑道德礼仪教育。而不孝在西周礼仪刑法中排第一位,是著名的“八刑”之首。如果民众没有孝心,社会也不会如此安定。对于父母孝心的培养有尊老尚齿的说法,也就是说,父母对长者的态度影响着下一代人,养老的传统得以传承。正是由于这种孝义思想,使得长者在西周受到很高的待遇,统治者以及以下部门官员都为长者提供礼遇。可以说,长者的礼遇打破了西周地位悬殊的差异,各个阶层的人对于长者都以礼相待。“养老、敬老、尊老”从天子到各级官员、百姓等都完全执行。尚齿也是为此出现的传统,西周就用饮食之微来体现这种传统的教化。
3.西周礼仪教育的主要前提——修身、人格培养(www.xing528.com)
在西周,虽然注重品学教育,但是对于人格的教育也极为重视,其学习就是为了优化品德。“想做事,先做人”,这就是西周以修身为基础的人格教育。明代朱子曾说过“礼者所以立身”以及“乐者所以成性”,都是把礼和乐作为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其中,礼包含着乐,在西周文化中也是如此。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修己以敬,二是修己以安人,三是修己以安天下。自觉内化一直是人格完善的关键,而不仅是靠外界环境的限制。从修身开始进行人格完善,以格物致知为前提,以诚信正心为基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以此来更好地修养自身人格并流传百世。
(二)我国近现代社会对传统礼仪的继承与发展
自辛亥革命发生以来,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尤其在中国一些进步人士身上有所体现。当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时,中国的传统礼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历史的舞台上已经站不住脚跟了。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些封建思想中腐朽的繁文缛节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时代需要的礼仪,逐渐被继承、完善和流传,并且结合了国际上通用的一些礼仪方式。尽管时代在进步,但其同样也有需求,需要新的礼仪标准、新的价值观念,共同填充这个社会。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使新的礼仪思想得到了完整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得到重新确立,并共同组建了平等、友好、团结的新礼仪之邦。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我国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礼仪、礼节,并且与中国传统礼仪相融合,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角落,自此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形成。同时,中西方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一定的切合点,把两者之间完美结合在一起,得到一种新型的现代礼仪,因此我国礼仪的发展将进入全新时代。在这一阶段,出版了大量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而且针对各行各业的礼仪标准也都纷纷出台,如礼仪讲座、礼仪培训等大大增加。可见,学习礼仪是一种流行趋势,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礼仪学习的最基本前提。现阶段,人们对于礼仪学习的热情只增不减。展望未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交融日益加深,随之带来的礼仪上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定会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1.民国以来对礼仪与社会风俗的考察
民国时期实施的礼仪体制改革,可以算是一场长达30年的礼仪体制革命。尽管此时期的礼仪制度体系规模比较庞大,发展进程断断续续,不过却拥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底蕴。例如,我国著名学者杨志刚先生在《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对民国时期的礼仪制度进行了细化梳理,并指出明显的不足及失败的原因,不过并没有重视各项礼仪体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力,也没有对礼仪体制所体现的政治文化底蕴进行深入的探索及分析。而我国另一位学者丁万明先生对民国初期10年内的婚丧礼制、衣冠服制及社交礼仪的发展历程进行细化梳理,同时与该时期的社会礼仪发展状况相结合,衡量礼仪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效果,从而体现出民国初期礼仪制度改革所蕴含的重要意义。他的观点是:民国初期的礼仪制度改革属于礼仪革命,它不仅吸收了全新的价值观念,注入了平等的思想意识,还对封建传统的礼仪制度进行震慑,传统陈旧的文化秩序及控制体系被逐渐消除,不断向近代化实现过渡。可见,当时的礼仪发展对推动、促进我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丁先生在民国初期礼仪制度改革中采用的手段及方法得到了认可,深刻地揭示出礼仪制度改革过程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不过在礼仪社交方面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因此,民国初期的礼仪制度改革跟政治改革有密切关联,不可单独实施,因为两者缺少哪一个都不会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礼仪制度改革跟社会传统习俗也有密切联系。民国时期社会传统习俗与礼仪制度互动的场面很是壮观。我国学者严昌洪在其著作《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改革与演变》中明确地介绍了民国时期我国丧礼的演变过程,同时认为正是这个演变过程倡导了平等观念,减少了迷信说法,促成了良好风气的形成。基于此篇文章可以了解到,礼仪制度变革受社会传统习俗演变的影响,并从“俗”及“礼”两者的关系上进一步阐明了民国礼仪制度变革的重要性。著名学者阮荣与伍野春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中将民国政府的习俗部门变革所采用的多种措施引入其中,相对来说,更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民国时期的传统风俗。另外,我国学者李少兵发现:晚清时期,在传教人士跟清朝外出官员的交流中充分显示了传播人员的作用,体现了西方礼仪对我国礼俗演变与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很多文书在系统地介绍民国时期的礼仪风俗演变时,基本上没有与政府层面的相关礼仪变革产生联系,就算是民国政府在民国初期出版的《服制》及《礼制》,也只是简单的穿插,并没有进行深入扩展。
2.当代社会对传统礼仪的认知
传统礼仪的本质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封建社会持续上下五千年,有着最为深沉的历史积淀,以及最为典雅的思想表现形式,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礼仪就是表现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在新时代、新历史大背景下,礼仪的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传统礼仪中不乏合理、积极的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拥有了新的内涵,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服务。因此,中国传统礼仪的价值是无法比拟的,它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我们研究和探索。
目前,对于礼仪的应用可以表现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加强以及对社会调控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中国传统礼仪有着最为丰富的含义和道德规范要求,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从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道德建设,而道德建设的实现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礼仪。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传统的道德建设在本质上略有不同,现代道德建设删除了传统道德建设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保留了它的精华所在,并根据其精华走出一条新型的道德建设之路,从中获得有益的想法和做法,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上好处甚多。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并实施,纲要中规定其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的内容,切实将明礼诚信以及文明礼貌的精神发扬光大,再将我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与现代所需要的价值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可以通过传统礼仪达到提高的目的。而且,社会公德礼仪和职业道德都是社会迫切所需要的。首先,社会公德礼仪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多有体现,不仅改善了人际关系,还维护了其公共秩序。其次,在职业道德方面,它体现了人们对工作的一种严谨的态度。可见,传统礼仪中存在许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以广大公民的礼仪教育为目标,挖掘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所在,旨在提高民众的道德教育,成为讲礼貌、重礼节、以礼待人的新型好人才,并让全社会形成优良的道德风气,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尊重服务对象、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
社会的安定有序要通过礼仪来改善,完成社会的调控,向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建立一种与社会稳定相协调的新道德规范。关于制度的分类,它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类,是社会行为得以约束、社会秩序得以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我们所说的礼仪就处在非正式制度的范畴内。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就好比道德对于社会秩序的约束,它一般不受法律制度的直接管辖,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需要自我约束、认同等方式来实现。在法律范畴所不及的地方,礼仪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控措施。它所强调的是行为规范的有序协调,而保证人们的行为协调一致是礼仪中协调的主要职能。可见,传统礼仪学习研究的重要性集中表现在社会秩序发展形成的需求,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礼仪学习不仅在社会中起着全面调控的作用,还在社会秩序安定方面有着功不可没的用处。在此工作中,要不断发挥礼仪的功效,润滑社会关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