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偷梁换柱:人际交往的欺骗手法与情感转换

偷梁换柱:人际交往的欺骗手法与情感转换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词典的解释,偷梁换柱就是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物的性质。通常所谓移花接木、[16]偷换概念等就属于这类交流方法。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到街上去观赏花灯,并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而是先后两次对“灯”“人”所表示的实体进行了转换,或者说偷换了“灯”“人”的概念。虽不合理,但却合情,因此也是偷梁换柱方法的另一种表现样态。

偷梁换柱:人际交往的欺骗手法与情感转换

按照词典的解释,偷梁换柱就是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物的性质。这里借用过来指为了实现某种交往目的,表达主体不把要表达的意思直接从正面说给交往对象,而是借助于具体语境条件暗中偷换了概念,巧妙地用其他内容作答,也就是把相关联的内容或话题嫁接到目前的会话之中,使会话朝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这就是偷梁换柱的交流方法。通常所谓移花接木、[16]偷换概念等就属于这类交流方法。比如:

上元时节,街上花灯游人,十分热闹。司马光的夫人请求她的丈夫准她去看灯。司马光回答:“家里点了灯,还要到外面去看什么?”夫人又说:“顺便也看看人。”司马光说:“我难道不是人吗?”(宋 吕本中《轩渠录》)

该例中,有两处移花接木的表达。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到街上去观赏花灯,并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而是先后两次对“灯”“人”所表示的实体进行了转换,或者说偷换了“灯”“人”的概念。夫人口中和心中的“灯”是指花灯,“人”是指上元时节观赏花灯的游人;司马光口中和心中的“灯”则指自己家里的油灯,“人”则指的是自己。“花灯”与“油灯”“游人”与“我(“我”也是“人”)”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司马光利用词语上的谐音关系以及词语概念意义上的偏差,故意对它们进行了语言上的嫁接,把家里的油灯等同于街市上的花灯,把“我”等同于游人,由此造成一种奇特的逻辑效果,以实现拒绝夫人观赏花灯的交际目的。其他类似用例有很多,如:

①老师问约翰:“美国独立宣言是在哪儿签署的?”约翰想了想回答说:“在文件末尾。”(www.xing528.com)

②老师让尼克在地图上找出美洲的位置,然后问学生:“孩子们,告诉我,是谁发现了美洲?”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尼克。”

这两例中,从主观愿望上看约翰和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故意的。他们还是小孩儿,历史地理知识还不够丰富,对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谁发现了美洲还未必真正了解。当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时,他们就根据当前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了回答。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偷换了概念,把与提问相关的内容嫁接到了当前的会话之中,并作为答案回答了提问者。虽不合理,但却合情,因此也是偷梁换柱方法的另一种表现样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