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语言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从而会程度不等地影响到人际交往。文化规约对人际交往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决定了人际交往是否有必要;其二,制导着交往是否要继续进行下去;其三,影响了交往能否顺利完成。这里不面面俱到,仅举例加以说明: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晚年生活在台湾,常到一个叫“渔家庄”的饭店请客、用餐。有一天,他请的客人不喝酒,梁实秋告诉服务员饭和菜可以同时上来。可菜上齐了,迟迟不见米饭端上来。梁实秋招呼服务员:“小姐,是不是稻子还没有收割呀?”服务员立刻明白了意思,笑着回答:“您稍等,正在插秧呢!”
我们当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该例,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有差异。本节仅仅从交往者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文化水平这个侧面略作分析。从该例看,梁实秋是著名文学家,文化素养、文化水平、知识结构自不必说;服务员的文化素养和水平自然不能与梁实秋相提并论。然而,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畅通无阻的,非常地顺利。为什么?就是因为梁实秋作为名人、知识分子,在与资历、水平、知名度等都与自己不能完全匹配的服务员沟通交流时,并未趾高气扬、大声呵斥,而是放下了身段,充分展示了作为文学大家的语言应用艺术。他采用了幽默策略,使用最浅显、最易懂、最贴近服务员生活的话语和服务员交流,让服务员立刻听得懂自己说这句话的真实用意。服务员“立刻明白”并笑着回答也证明了二人言语交际的顺利与成功。梁实秋高品质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与服务员交往的态度、说话的策略、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并由此导引着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假设梁实秋文化素质不高、文化修养不够,并不是如例中那样说话,而是斥责服务员,要求服务员赔礼道歉,可以设想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结果该是什么样子。即便是交往主体文化水平高,但是如果找不到相互之间的平衡点,也必然会造成交往活动的失败。例如:(www.xing528.com)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什么,荷担去了。(明赵南星《笑赞·秀才买柴》)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文化水平高是把双刃剑。当交往双方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时,关键是看文化水平高的人能不能根据交往对象调控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能否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否对一些语言手段作出适宜的转化。如果调控得好,那么交往活动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中止或者失败。从文化水平低的人这个角度来分析,由于听不懂理解不了对方话语的意思,也只能被迫中断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对自己来说实际上就是在文化素质方面形成的一种文化障碍。该例中,秀才的文化水平是高的,卖柴人的文化水平是低的,双方的文化素质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由于秀才没有对自己的言语策略和话语手段进行调整,使得与卖柴人之间出现了文化素质因素的干扰,卖柴人因为听不懂秀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得不荷担而去。交往双方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难以再继续交流下去,而最终由卖柴人首先选择了放弃继续交流,中断了彼此之间的交往行为。显而易见,他们之间的这次交往活动是失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