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交往是处于上行交往与下行交往之间的一种言语交往行为,是基于交往者双方的身份地位及其关系的制约与影响而存在的一种交往指向。交往者双方不存在权势关系,不是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教师与学生等角色身份之间的交往,而是具有一致关系的交往双方之间存在的一种言语交往指向。交往者之间是同事、同乡、同辈、好友等平级关系。他们之间的言语交往一般来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平等的、率性而为的。
这种言语交往指向简单地说就是平级、同辈人之间言语交往。这种指向下,言语交往方向以及沟通对象都是平行的、横向的,都是分别指向交往双方的。如下所示:
P1、P2分别指交往者双方,箭头所指方向即为言语交往指向。比如大学同学之间侃侃页谈,兄弟姐妹之间亲切聊天,邻里之间家长里短,夫妻之间情感沟通,等等。这些交流与沟通的指向性都非常明显,交往方向都是双向的,统一分别指向了交往者双方。例如:
七巧就在兰仙的椅子上坐下了,一手托着腮,抬高了眉毛,斜瞅着季泽道:“她跟我生了气么?”季泽笑道:“她干吗生你的气?”七巧道:“我正要问呀——我难道说错了话不成?留你在家倒不好?她倒愿意你上外头逛去?”季泽笑道:“这一家子从大哥大嫂起,齐了心管教我,无非是怕我花了公帐上的钱罢了。”七巧道:“阿弥陀佛,我保不定别人不安着这个心,我可不那么想。你就是闹了亏空,押了房子卖了田,我若皱一皱眉头,我也不是你二嫂了。谁叫咱们是骨肉至亲呢?我不过是要你当心你的身子。”(张爱玲《金锁记》)(www.xing528.com)
该例中,七巧与季泽之间的交流属于平行交往模式。
以上三种言语交往指向是从逻辑关系上所做的简单分类,实际上现实中人际交往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因此人与人之间言语交往的现象也就不那么单一化。除了这三种沟通指向外,还存在着变通或者变异现象。换句话说,这样的分类其实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分析时由于立足点不同,上行交往会转换为下行交往,下行交往则会转换为上行交往。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还经常会存在言语指向选择的负偏离现象,也就是把上行交往、下行交往和平行交往用错的情况。这是交往主体基于某些原因判断失误而作出的错误选择。但是,不管是正确使用,还是失误选择,由于不同的言语交往指向制约和影响着说话的基调、方式和方法,所以必须认真审视并果断确定相应的言语指向。这样才能尽情地沟通、顺利地交往,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与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