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诵活动课程设计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高中语文应该在兼顾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丰富语文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语文的外部条件,提供个性化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鉴赏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涵养全面丰富的语文素养,实现美的熏陶,完成审美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之必修课程提出:“阅读与鉴赏”目标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与交流”目标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语文朗诵活动课程设计实践依据:
1.吟诵,即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作为汉语释文传统的诵读方式,吟诵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有两千年以上,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情通古人。吟诵就是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诗文的含义。终有一天,豁然贯通,与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此篇之吟诵始成。吟诵是学习方法。怎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样理解这篇诗文。学习者往往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在吟诵中,包含了很多语言本身所没有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附着诗文一起流传的。古人的心态、情态、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
3.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里,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吟诵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
4.当代的“朗诵”与“吟诵”虽有区别,但是在理解作品感情、培养创造力和个性、涵养语文素养、锻造思维等方面的作用有着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效。
5.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老先生以及“我们”的吟诵境界有着出神入化的描摹,让人深入其间,体会旨趣: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www.xing528.com)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语文朗诵活动课程设计现实依据:
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在于语言、哲学、宗教。汉语,还在代代相传,是为中国人的凝聚力之根。古诗有音韵之美,有平仄、长短、高下、清浊、轻重、疾徐等相间之妙;有平水一百零六韵各韵情绪之别;有唇、齿、舌、喉、鼻各声母风格之异;有平上去入各分阴阳八调神态之分,种种美妙神韵,而古代老师,除了解释字义以外,讲解不多,而多半通过吟诵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给学生。学生会记住吟诵,其中如句读、语气、声调、情绪等,一起记下,等到年长,自有豁然开朗的一天。当代的语文教学以思维创新培养为上,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为之甚当。只是,语文课堂不应只有问题法引导思维前行,也要有借助朗读的方式来引导思维的形成。
朗读可以借鉴吟诵的只论其神态,中正平和,精气内敛,可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达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以形式促进内在精神的获取,达到涵养的目的,而非是“生冷硬”的无情感交流。
关于本次活动可以圈点之处:
1.朗诵选材主题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正能量。爱国、奋斗、青春、立志等主旋律传递。
2.诗歌风格多样丰富、诗文并举。
《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这首诗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诗风朗朗上口。传递出年轻人渴求的心声——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诗人汪国真既是“流量包”更是情怀的引领者,拥有大量的粉丝群,而且格调不俗。《走向远方》寓意深刻,哲理深透,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它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永远的沉寂,人生苦短,想奋斗,尽管往想去的地方去。既然目标是地平线,就把寒风苦雨抛在身后。人生,就应该这样去追求。而台湾诗人郑愁予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他的诗作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致橡树》,创作于1977年3月,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怀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衷情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当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但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致橡树》热忱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橡树”的形象意味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明显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天性,充满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味,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这是新时期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先辈的大跨度的超出。这类超出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加难能宝贵。无疑,诗人对意象的选取所做的创新,是非常成功的。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细腻传神。语言基调朴素,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表现出朴素美、凝练美、音乐美。
3.参与度广,形式多样化。有配乐朗诵,有个人、有小组集体参与,有男女合诵等。参赛人员的水平虽层次不同,但是体现了参与的热情以及提升的必要与可能性。
4.主持人体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水准和较强的驾驭能力。主线清晰,模块各自独立,诗与诗之间的串讲词,使得整个朗诵融为流畅的整体。
5.朗诵呈现的效果,部分可以显示出,为了能够声情并茂,学生包括主持人尽可能掌握了有关诗作的创作背景、风格以及作者艺术手法和风格等材料,做足功课,去比较深入把握理解诗文的内涵与情感,最终比较完美地呈现诗文的意境和主旨。从这个角度上看,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养成,对语文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兴趣,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课程要求。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6.语文朗诵活动课是一般课程的辅助,作品的细节和审读引发思考有了良好的基础,事先的指导还需要存在,注意不能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可以有引导;活动课之后,采取设问导疑法,深化文本艺术特色和主题的探究分析,“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