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教30年,我对语文作业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的思考

从教30年,我对语文作业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早在3000多年以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它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作业设计应该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科学的语文作业应该具备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语文教学完整系统的三大因素。教师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从教30年,我对语文作业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的思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也是现代教育学校和老师提出的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早在3000多年以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它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就是最好的形式。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都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出现,原本是作为学生课下复习功课、加强记忆理解的一种手段,但现在很多学生开始怕教师布置作业了。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一些教师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作业布置上存在有较为突出的问题,如题海性的作业,量大、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多;随意性的作业,不经思考,随口布置,没有针对性;一刀切性的作业,不管学生是否有差距,只管布置。在这样的作业压力下,学生的负担加重,开始成为写作业的机器,或者抄作业的复印机,既浪费时间,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杜绝盲目性。作业设计应该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在作业设计方面的突出表现是:机械重复的多,探究创新的少;单纯理性的多,应用实践的少;自主完成的多,合作交流的少。有的教师甚至把作业当作抢占学科时间或惩罚学生的工具。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师习惯地将练习册当作学生课内外练习的依据,甚至是法宝。学生书包中充实着五颜六色的“考典”“考王”“兵法”。毕业年级学生情况更糟,书包越来越重,在与浩瀚题海的搏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中,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抄袭作业现象十分盛行,屡禁不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教师设置的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够科学。正因为如此,提高对作业设置的思想认识,科学地布置作业,对改变不良的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做到科学地布置语文作业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科学的语文作业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严格地说,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才是统一的。此外,由于学生个体在年龄、性别、爱好志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要求我们设置作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上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这样一组作业:(1)阅读:课外阅读《水浒传》或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2)积累:课外搜集我国古典名著中经典的故事情节;(3)写作:学习本文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再如讲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是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只限于对诗词的理解背诵,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对诗词进行鉴赏;二是针对男女生兴趣爱好的差异,可分类布置作业。我曾让女生课外搜集李清照等词人清丽婉约的词作品,男生搜集苏轼、辛弃疾等词人豪迈奔放的词作品,并组织他们互相交流,比赛积累,效果非常好。

二是系统性原则。知识本身不成型,通过梳理归纳才系统化。这种有计划、有条理、成体系的训练过程就是系统化作业,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习惯训导得更好,能力形成得更全面。依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从高一到高三,布置作业可按阅读、积累、写作三大板块构建体系。积累体系:(1)由字词句向篇章发展;(2)由单一文体或形式向多样发展。阅读体系:(1)文体上,由记叙文向说明文、议论文及其他文学作品、应用文等样式推进;(2)范围上,由国内向国外、个人向群体推进;(3)方法上,由浏览、粗读向精读、细读、品读推进。写作体系:(1)由片段、小作文向大作文推进;(2)由对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单一运用向综合运用推进。这样布置作业,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布局,横竖整散都成体系,是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的。

三是灵活性原则。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语文教学完整系统的三大因素。教师这个主导因素,一端连接教材,一端连接学生,能动地调节和控制着教学过程按计划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因外界因素的干扰,当我们无法按既定计划布置作业,或是生活刺激了灵感闪现出更好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时,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它包括对作业内容的调整、作业形式的变换、作业量的调控等。上学期我曾外出一周,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由其他教师担任。回校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班主任不在班的日子》,学生欣然动笔,一改往日啃笔头、叹气的窘态,为文思如泉涌,语句如吐翠,下笔如有神,涌现出了一大批文辞兼美、令人心动的好文章。(www.xing528.com)

四是创造性原则。创新是现代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区别。多年来,语文教材内容虽不断改革,但仍有不少篇目缺少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篇目我们父辈读过,我们读过,如今我们的孩子仍然在读,对这些篇目,我们设置作业往往是复制有余,创新不足。那么如何创新呢?首先,要从思想上克服惰性和定势,有创造性地设计作业;其次,我们设置的作业要给学生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像“祥林嫂门槛捐成以后……”“圣地亚哥能返航吗?”“假如别里科夫恋爱成功了……”等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设置,会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造,学生在不断创造中学习。

五是评价性原则。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样会在作业中反映出来。教师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例如,在给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终结性评定时,有教师用英语词汇或字母,有的用分数;有的用优、良等中文词汇,有的用实物、印章、图标或记案等。在形成性评价中,有的教师用提示性的符号或文字标注问题的出处;有的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有的教师还帮学生订正错误。一些优秀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结合作业情况书写一段恰当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语,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目的。

曾几何时,作业批改问题被一些教师简单化了。翻开某些学生的作业本,我们看到的仅是勾或叉,评价或评语被一个醒目的“阅”字或批改的日期所代替。有时还能见到对学生挖苦性的评语和结论。有的教师不能完成学校规定作业批改的基本量,甚至将本该自己批改的作业交由学生代劳,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能力。分析原因,有的是态度问题,有的是水平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这种现象虽然不代表主流,在教师中所占比例也不大,但对学生的成长将百分之百地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作业的批改和评价的问题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关注作业批改行为是否规范,作业评价是否具有诊断功能和指导作用,更关注它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实效性作用。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语文作业设置:科学是前提,系统是目的,创新是宗旨,评价是尺度,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作业世界。在这里,学生有初试深浅的体验,有喜怒哀乐的宣泄,有酸甜苦辣的舐犊,可以写真,可以绘景,可以品味人间千种滋味、万般情感。作业将不再是学生心灵的枷锁,而是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扬起风帆的浆和船。

(本文获大连市教育学会2012年优秀征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