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意义及现存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意义及现存问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既有正向的功能和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主要如下。以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或存在的问题,并非校本课程本身所固有,也并非不可避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具体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意义及现存问题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制及发展对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的系统建设及发展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的,这包括以下几点:①校本课程开发采取广义的课程定义,视课程为在学校指导下所发生的一切学习经验,这就使得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校环境等都包含在内,从而使得课程有了非常宽广的研究领域和空间。②校本课程开发主张以学校为核心或基点,强调以学校成员为主体而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同时吸收外部机构与人员的参与协助,还注意吸纳其他课程开发的成果,有助于整合校内外人力和资源,有助于推进更广泛和更多元的沟通与对话。③校本课程开发既重视课程开发的成果,也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有助于把课程开发的过程变成学校成员学习民主参与、团体合作、同事互助、反思审议并改进学校组织机构的教育过程。④校本课程开发理顺了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凸显了学校教育人员的专业自主地位,重视了教育人员的课程权责,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⑤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位了学校的课程角色,使社会、社区、学校、教师成了一种“伙伴关系”,这有助于推进国家、地方。学校、教室等层级课程的协调发展,并推进各课程开发团体的合作交流。⑥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动态性、地方性、适应性、及时性等,使得学校能即时回应社会社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各种变化和需求,从而不断地调适自己、发展自己。⑦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将课程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合而为一,使得学校能总揽课程的改革,保持学校课程的活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既有正向的功能和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主要如下。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主要着眼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往往会忽视学科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核心,而且都按照学生兴趣开设课程,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并且还会与学术性的要求产生距离。

第二,课程规划设计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以后,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设计的共同、平衡原则,从而扩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这样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难以控制,也难以检查基层学校的工作,从而会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并给学生的转学流动等带来困难。

第三,校本课程要求注重内部评价,又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因而常常导致评价标准不高、评价标准不严密等问题。而且国家统一考试的存在,又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从而使内部评价不能按原初理念贯彻始终。

第四,校本课程开发较重视相关成员形成的共识,而不太注重甚至不愿承认课程开发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亦不注重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冲突处理和相异论点的磋商,从而使得形成的可能是一种表面上的或是书面上的共识,这自然不利于校本课程的真正发展。

第五,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要为此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时间等,消耗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常会给人以劳师动众未见实效之感,从而使人怀疑其效能。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职工的工作时间不足,理论和技术准备不够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甚至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对学校教师而言,学校的日常课程和教学活动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如再要求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从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就会使他们面临严重的时间不足的困难,他们会认为这是给他们增加了额外负担,给他们带来了另外的压力,从而会有消极甚至拒绝的心理和态度,这就会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质量。

2.教师智能准备不够

目前的中小学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有校本课程开发所应有的课程理论和相应技术的,甚至在一些学校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没有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应的智能准备,有的不熟悉课程开发的理论,不知道如何研制开发校本课程,再加上在职进修不能保证,这就使这些教师无法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给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教师在校际会有流动,且国家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正在推进教师流动

流动当然会使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也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连续性和校本课程的质量。

4.“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

课本课程开发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常被窄化为“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或“学校内部的课程开发”。这会导致忽略教师以及学校成员间的合作,排除校外成员和社区人士、他校人士、外部机构的学者专家的合作,也排斥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协调。(www.xing528.com)

5.难以变革

从学校的角度,还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难以进行学校组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革,以回应校本课程发展的要求,从而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或存在的问题,并非校本课程本身所固有,也并非不可避免。恰恰相反,提出这些问题,就是要对此有所注意,并想方设法克服之,同时认真总结研究,逐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效能。如教师实践不足的问题,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重新审议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属性,切实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专业工作量范畴;再如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智能准备的在职进修培训工作,按教师进修及学术休假等条例,从政策上、制度上、经费上、时间上都要能保证起来,同时每个教师也应确立起终身学习的态度,进修院校及学校自培基地等也应提供相应的课程,加强相应的培训;又如学校经费资源等问题,这一方面要求国家在财力投入上要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纳入预算;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广开渠道,想方设法争取社会特别是社区各方面的支持,以充分地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及其开发本来就强调其适应性和动态性,因而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要以积极的和变革的态度,从容面对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因地制宜地促使校本课程健康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确立原则,旨在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和质量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合理性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效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具体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原则

这里的自主性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性。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的课程。它要求学校、教师意识到自己既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者。所以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自主开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组织实施。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实践、体验和创造等,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校本课程内容的开放。它不限于学科课程,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等多方面的领域。二是活动范围的开放。活动范围不限于学校、教室,而是将课堂延伸到了学校以外的家庭、社区机构、社会生活场所以及大自然等,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活动方式的开放。学生的活动方式表现为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主实践;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创设情境、参与合作、指导帮助。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以及搜集信息等。

3.灵活性原则

各个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不尽相同,各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不均衡,加之各班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尽可能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等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力争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出特色。

4.适宜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比如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前提,但同时又必须立足于学校、社区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否则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色,其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无从谈起。在具体设计阶段,学校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如何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如何最有效地创设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而不是等待时机与条件。

5.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开发和地方课程开发的补充,而不是否定,它们一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都是我国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以获取支持。

有学者说,“校本课程开发倘若丧失了国家层和地方层的主导权与支持,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课程并不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是难度上还是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相互协调、互平衡,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机械割裂开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