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行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有效理解和组织,促使学科教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当教师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之后,便可以对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把握,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等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科学探究,从而站在科学思维角度对知识进行思考。如果教师在科学知识的理解上不够深入,便难以引导学生对有效解决问题,从而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明暗环境的对比提前了解,蚯蚓可以由学生亲自准备,但在卫生方面应特别强调。在所有程序准备好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实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最终凸显出学科知识拓展的重要性。
(二)注重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是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需要对信息的数量和通道等进行特别关注。科学教学理论是科学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过程,更是教学设计的直接来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包括教学目标的阐明和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这些与教师的教学理论功底直接相关。其次,教师设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同时也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实践品质。因此,在教学设计研究过程中,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课程结构水平,为其终身发展提供基础。例如,在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培养中,可利用课堂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文本的对比,开设新的教学设计课程,并在案例和理论学习中体现出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加深教师对教学设计规范化的思考。(www.xing528.com)
(三)重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要看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优秀的教学设计人员需要透过教学实践对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才能将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关系完美地呈现出来。由于当前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不够重视,导致教学设计工作充满了不规范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好的经验进行借鉴,真正理解和解决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各个学校可以开展优秀教学视频和案例解析,通过教学实训,让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将自身所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容易理解的表层知识,在增强学生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步骤,并实现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规范性教学设计依然不够成熟,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因此,为了全面实现小学科学规范性教学设计,各个教师需要从自我角度出发,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处理,确保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