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质量主要从提问的时机、提问的问题类型、提问的逻辑顺序、提问的语言表述、提问的对象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提问时机
提问时机包括“什么时候问”和“问哪个知识点”,虽然科学课以探究为主,但是教师的讲述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不是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靠提问完成教学,提问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有矛盾、有疑惑才去思考,所以教师提问时既要考虑教材的结构设计、知识的系统性,也要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矛盾出现时设置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在新授课开始时,通常以学生生活经验、课外阅读获得的已有知识或前面课堂所学知识导入本课新知识,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新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难点展开提问,吸引学生进一步思考;课堂小结时,则是为了复习本课重难点,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而提问。总的来说,整个课堂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需要,虽然课前不会,但是稍动脑筋就能会或者动手做做实验就能有所发现,这样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积极的期待。[2]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思考的兴趣,要问得有价值。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的问题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的魅力,在头脑中经过思辨甚至小组成员之间经过充分讨论,享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思考过程、表述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然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且科学课少不了精彩的追问,追问逼学生将思考引向深入,训练学生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在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越有兴趣学习,越愿意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这也是实现科学课的生活价值。
(二)课堂提问有层次
课堂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即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学会科学方法,要有科学严谨、善于合作的态度。因此教师的提问的不仅要让学生识记某些知识点,还要学习掌握探究的方法,因此课堂上有直观知识的学习,也有抽象知识的学习。越到高年级,还越是要加强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提问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非生而知之者,教师提问之后要有耐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有锻炼的机会,不要因为短时间的沉默就忍不住解释答案。学生能力也层次不同,提问层次不同;知识深浅不同,提问层次也不同;学生思维方式不同,回答的角度也不同,教师既要把握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各种不同。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思维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思考中各有收获,每一个小小的收获都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的提问关照学生的长期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解惑”只是最低要求,不是说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学会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就完成了授课任务,学生从科学课本是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些知识还不一定都能用上,那么为什么要学习?最终要让学生学会的、更重要的还是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学生离开我们还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他们将面对各种各样比书本上复杂得多的问题,如何去解决,书本上没有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却有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现在小学科学课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仅仅能用在绿豆种子发芽实验、霉菌生长实验等简单活动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套用对比实验,在控制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让研究条件不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把这个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以此类推,学生掌握了多种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达到授业的目的。老师在一定时期内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因为教师身上的某种精神。终身学习的老师是受学生尊敬的,不耻下问的老师是受学生爱戴的,因材施教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一视同仁的老师是受学生热爱的。课堂上的问答互动之间,于细微之处展示着教师的素质,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灵,我们的课堂要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四)关照各层次学生发展
科学课堂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语数英老师眼中的学困生往往能成为科学教师的得意弟子,为什么会这样?不爱死读书的孩子淘气、胆大,什么都敢动一动,所以他反而可能知道得比老老实实的孩子多一些,或者探究的兴趣更浓厚一些,跟着老师“玩”远远比写作业更能吸引他,并且这样的学生思维也比较活跃,不死板,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平时的优秀生当然表现也不差,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需要老师多费心的是默默无闻的中间段学生。他们不活跃、不聪明,常常显得慢一步,有的能答对问题但是不敢张口,有的记住了操作要求但是不敢抢先。也有的班级是整体性的男生活跃或整体性女生活跃,课堂是半边天下,另半边被强势压制。老师要分析班级整体特点和班级学生个体的特点,关照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潜力,不断激发那些不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的学生的活力,不断引导那些积极跟随老师思路、踊跃发言的学生深层思考,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互动,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提问要导而弗牵,引而不发,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一条路,让学生自己去走。学生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享受积极思维的乐趣。教师根据学生层次差异进行提问,提问的难度和问题表述的详细程度都要有所区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即跨越各自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适当“示弱”,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在备课中曾经出现的困惑或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料外问题都可以抛给学生,例如:“老师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谁能帮老师解答一下?”或者:“刚才某某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老师也没想过,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很受重视,现在自己已经成了课堂的主人,将解答老师的疑问,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偏离教学的重难点,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真的让学生帮忙解惑,而是引起学生的思维。
(五)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是由易到难,会了一,再学习二,在学会二的基础上又提出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不能难度跨越太大,让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上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才能充满期待地去学习。课堂教学要以科学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问内容和表述方式应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经过精心设计的,如若不然,则需要教师机敏的反应和对教学重难点的牢固把握,即万变不离其宗。
(六)提问语言表述精练
教师提问不宜一次提过多问题,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宜啰里啰唆,学生听了后边忘了前边;不宜过于简短,关键词不全面。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设计问题时应反复斟酌提问语句,是否围绕着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歧义,是否指向性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偏离问题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