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退溪儒学思想与个人主张

李退溪儒学思想与个人主张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在退溪看来,以“敬畏”为基础的实践伦理的日常生活,则是为学之“道”藏身之处。另一个方面,李退溪实践学问的方法颇具特色,也体现在他“思学相资”的主张上。退溪在此除强调敬义夹持外,明确肯定“思”与“学”二者相互依存,只有相互并进,才能完成学问。

李退溪儒学思想与个人主张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体察,一方面李退溪特别重视为学“当敬以为主”,在伦常日用上下功夫。

持敬,是对所有人和事的一种“尊敬”。李退溪与朱熹一样,有虔诚的持敬精神,退溪云:“知‘尊德性’,则必不忍亵天明,慢人纪,而为下流之事;知‘收放心’,则必勉于持敬,存诚、防微、慎独,而窒其欲,守其身矣。”[12]

从《续近思录》卷二辑录的李退溪语录考察,其主张的为学要法就是“敬”,他说:“大抵人之为学,勿论有事无事,有意无意,惟当敬以为主,而动静不失。则当其思虑未萌也,心体虚明,本领深纯。及其思虑已发也,义理昭著,物欲退听,纷扰之患渐减,分数积而至于有成。此为要法。”[13]退溪认为,只要是为学就要以“敬”为主,不被思虑烦扰,动静也就不失其偏差。

李退溪“敬以为主”所表达的思想情怀,正如朱子所云,持敬“尤须就视听言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14],持敬之道是从外部的视听言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可使内心纯净,有无放辟邪侈之功效。在世人为学的问题上,退溪表达了其切实可行的治心之道,以为持敬工夫当从具体的外在的言行举止上做起,近思而切问之,自然涵养内心,达到心的专一纯粹。

其实,李退溪关于“敬”的主张与朱熹“居敬”“主敬”的学说,在内容上一致,都强调敬贯动静、敬贯始终、敬贯知行。朱熹论为学工夫,主张“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15]。他说:“学者工夫惟在居敬穷理二事,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两项都不相离,才见成两处便不得。”[16]南宋以降,儒者多赞同朱子之说,“主敬”是本,“反躬以践其实”是用,圣贤之学由本及末,明体以达用。

作为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滉对“敬”体认真切,说:“程夫子所谓敬者,亦不过曰‘正衣冠,一思虑,庄整齐肃,不欺不慢而已。’……故朱子又尝言曰‘心体通有无,贯动静,故工夫亦通有无,贯动静,方无透漏’,正谓此也。先生尝答何叔敬书,略曰‘持敬尤须就视听言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盖人心无形,出入不定,须就规矩绳墨上守定,便自内外帖然’。”[17]可见,朱、李二人关于持敬工夫都主张敬通有无、贯通动静。

至于如何去持敬,朱熹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18]在朱熹看来,持敬是从外部的容貌举止上做工夫,以致产生极强的道德意识与宗教意识。(www.xing528.com)

理蕴藏于日用伦理常行中,学者居敬以穷理,当在伦常日用上下功夫。对此李退溪体会真切,云:“思虑纷扰,古今学者之通患。今欲救此,故莫如程子‘惟是止于事’之语。故大学知止而后有定静安之效,虽则然矣,徒守此一语,亦不济事。乃知朱门大居敬而贵穷理,为学问第一义。”[19]李滉认为居敬是可以救治思虑纷扰的,赞同朱门将居敬与穷理相结合。

道无处不在,也无顷刻或停,人能不间断地居敬穷理,那么不论做何事都会无差失,进而可入圣域。关于“敬”的实践,李滉说得很清楚,他在《夙兴夜寐箴图》说:“道之流行于日用之间,无所适而不在,故无一席无理之地……作圣之要,其在斯乎。”[20]在退溪看来,以“敬畏”为基础的实践伦理的日常生活,则是为学之“道”藏身之处。就此而言,在持敬的实践工夫上,李滉超越了朱熹。

另一个方面,李退溪实践学问的方法颇具特色,也体现在他“思学相资”的主张上。

李滉在答金士纯时说:探究义理,“某以为莫要于敬义夹持、思学相资也”[21]。退溪在此除强调敬义夹持外,明确肯定“思”与“学”二者相互依存,只有相互并进,才能完成学问。他在《圣学十图劄》(该《劄》也被辑录在《续近思录》卷二)中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也者,习其事而真践履之谓也。盖圣门之学,不求诸心,则昏而无得,故必思以通其微。不习其事,则危而不安,故必学以践其实。思与学,交相发而互相益也。”[22]很显然,退溪在此将求学圣学的方法分作“思”与“学”,二者不可截然分开,相互间能相资相益。

退溪在此《劄》中接着说,在思与学上持敬用功者,“所以兼思学,贯动静,合内外,一显微之道也。其为之之法也,存此心于齐庄静一之中,穷此理于学问思辨之际、不睹不闻之前,所以戒惧者,愈严愈敬;隐微幽独之处,所以省察者,愈精愈密”[23]。可以说,退溪所主张的思与学不只是要显露在外,而是在学之前持庄静之心,在独处幽微之处能时时省察,保持持敬、戒惧之心。在此基础上,为学之人通过学问的思考与日用躬行的实践,不断积累,从而获得真知灼见,不知不觉中便可到达圣学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